天安字典

《题竹尊者轩》

时间: 2025-05-13 06:14:27

诗句

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

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6:14:27

原文展示:

题竹尊者轩
平生脊骨硬如铁,
听风听雨随宜说。
百尺竿头放步行,
更向脚跟参一节。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的脊骨硬得像铁一样,
听风听雨时总是随意而谈。
在百尺高的竹竿上我可以自在行走,
但我更愿意向脚跟的地方再去参悟一节。


注释:

  • 脊骨:指背部的骨头,这里比喻人的性格或意志。
  • 硬如铁:形容人性格坚定,意志坚强。
  • 随宜说:按照情况、心情随便说话。
  • 百尺竿头:指竹子长得很高,这里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放步行:放开步伐走路,形容自由自在。
  • 脚跟参一节:脚跟处的参悟,暗示反思和内省的过程。

典故解析:

“竹尊者”是指以竹为尊的隐士或高人,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格。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直率,古代文人常以竹为友,寄托自己的志向与情操。诗中提到的“竿头”和“脚跟”,分别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内省,显示出一种矛盾而又统一的人生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轼的好友,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出他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并在对比中展现出内心的坚定与探索的欲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脊骨硬如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表现出他在面对风雨时的从容态度。接下来的“百尺竿头”则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他对高远志向的向往。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更愿意向“脚跟”处去探索,这一反转不仅展现了他谦逊的一面,也折射出对自我反省的重视。这种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对比,恰恰体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智慧与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脊骨硬如铁”: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性格,象征着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
  2. “听风听雨随宜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随意的态度,强调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3. “百尺竿头放步行”: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无畏的探索精神。
  4. “更向脚跟参一节”:反映出诗人对自我反思与内省的重视,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脊骨硬如铁”)、对仗(“百尺竿头”与“脚跟”)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智慧与平衡,强调坚韧与内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寓意文人追求的清高品格。
  • 脊骨:象征人的意志和品格。
  • 风雨:象征人生的磨难与考验。
  • 竿头: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脚跟:象征内省与反思,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脊骨硬如铁”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柔弱
    • B. 坚韧
    • C. 随意
    • D. 胆怯
  2. “百尺竿头”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失败
    • D. 退缩
  3. 诗人表达了对哪个方面的重视?

    • A. 高远理想
    • B. 个人名利
    • C. 外界评价
    • D. 内省反思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1.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强调了境界与内心的关系。
  2. 陶渊明《饮酒》: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强调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到古代文人普遍关注的人生哲理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展现了不同背景下的相似情感与思考。

相关查询

好事近 好事近 其二 好事近 好事近 题清供图 好事近 吴江月夜 好事近 素描 好事近 题溪山一角 好事近 其二 好事近·华发一衰翁 好事近 军训行军次淮海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当场献丑 士字旁的字 为人民服务 战必胜,攻必取 衣字旁的字 恨穷发极 反犬旁的字 朱颜绿发 音字旁的字 憨憨 四战之国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 自字旁的字 道弟称兄 餐葩饮露 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