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7:43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风云开古镜,淮海熨冰纨。
王孙醉短舞,罗袜步微澜。
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
南归脱虫蛊,入对随孔鸾。
忽以口语去,鼓船下惊湍。
收身薄冰释,置枕泰山安。
后土花药丽,海门天水宽。
伐木思我友,知人良独难。
遥怜须鬓绿,犹复耐悲欢。
这首诗描绘了风云变幻的景象,仿佛在古镜中显现,淮海的波涛与冰雪交织。王孙醉酒轻舞,罗袜轻踏水波,显得格外轻盈。老马虽然心中仍有壮志,然而白鸥之间的誓言却已变得冷淡。此人气质如金玉,然而他所处的世道却如同一块鼠肝,微不足道。南归时脱去虫蛊,进入孔雀的舞蹈中。忽然间,口中的话语飞出,鼓声如潮水般下涌。收起身心,薄冰释然,枕安于泰山之上。后土的花药芬芳,海门的天水宽阔。伐木时思念我的朋友,知音之人实在难得。远远怜惜那须发渐白的人,仍然忍受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黄”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多以抒情、咏物见长,擅长用典,语言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可能与黄庭坚的个人生活经历、友人交往及对人生的思考有关。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
黄庭坚的《奉同子瞻韵寄定国》是一首极具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以“风云开古镜”引入,既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又暗示着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描写中,王孙的短舞与罗袜轻踏水波,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这种表面的欢愉很快被老骥心中未泯的壮志与白鸥盟约的寒冷所冲淡。
诗的后半部分透过“收身薄冰释”与“置枕泰山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安定。这里的泰山象征着稳定与安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思考与接受。最后的“遥怜须鬓绿,犹复耐悲欢”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切关怀和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例如,“风云开古镜”通过比喻把自然现象与历史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哲理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真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王孙醉短舞”指的是谁?
A. 年轻贵族
B. 老者
C. 儿童
“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欢愉与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遥怜须鬓绿”中的“须鬓”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胡须
C. 眉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