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1:32
萱草秋已死,岁暮有严霜。
落日渭阳明,涕泪溅我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萱草已经枯萎,年末寒霜已至。夕阳的余晖洒在渭阳,眼泪流淌湿透了我的衣裳。
诗中提到的“萱草”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古时萱草被视为可以驱邪避祸的植物,常与母亲的慈爱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对萱草枯萎的描写,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岳阳,南宋抗元名将、文学家。以忠诚与正义著称,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文天祥的诗作多表现家国情怀,充满悲壮之感。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文天祥身处乱世,心中充满对家国的忧虑与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诗中蕴含的深情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无力感。
这首《舅第一百四十二》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萱草秋已死”,以萱草的凋谢象征生命的逝去,暗含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下来的“岁暮有严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感,严霜的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落日渭阳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但与前面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美。最后一句“涕泪溅我裳”则是情感的高潮,流泪不仅是对往事的怀念,更是对现状的无奈与悲痛。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对比,情感上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体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楚。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悲伤。文天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深邃与复杂。
“萱草秋已死”中“萱草”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母爱
C. 事业
诗中提到的“岁暮”意指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年末
诗人通过“落日渭阳明”想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生命的无常
C. 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