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9:41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作者: 元稹
风水荆门阔,文章蜀地豪。
眼青宾礼重,眉白众情高。
思勇曾吞笔,投虚惯用刀。
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
南郡传纱帐,东方让锦袍。
旋吟新乐府,便续古离骚。
雪岸犹封草,春江欲满槽。
饯筵君置醴,随俗我餔糟。
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
流年等头过,人世各劳劳。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朋友的情景,开头提到荆门的水面辽阔,蜀地的文学气息浓厚。眼中看到的是宾客的礼重,眉头间流露着众人的高情。回忆起曾经的勇敢和才华,挥动笔杆如同用刀劈开虚空。词句如同天上的利剑,学问像在云涛中驾驭。南方的郡传递着轻纱的帐幕,东方则送上华丽的锦袍。正吟唱着新的乐府诗,便续写古人的离骚。雪封的岸边草还未发芽,春江水面即将溢满。饯别的筵席上君子饮酒,随俗我却饮用糟糠。不要惋惜巴山三峡,也不要惊讶白发苍苍。流年匆匆而过,世间人各有各的劳碌与辛苦。
元稹(779年-831年),字梦得,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以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闻名,尤其擅长写友人离别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东川马逢侍御使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有对人生苦乐的哲思,体现了元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祝福与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以“风水荆门阔”引入,展现出一种辽阔的自然景象,而“文章蜀地豪”则指向了蜀地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友人学识的赞赏。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眼青眉白的描写,展现了宴席上人们的重视与情感的高涨,体现出对友人出行的惋惜和期待。诗中涉及的“思勇曾吞笔”和“词锋倚天剑”等句子则暗喻了友人的才华与抱负,诗人对其未来的期望与祝福跃然纸上。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人生哲思,提及“流年”等头过,人世各劳劳,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优秀作品。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人生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情感深邃而真诚,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流年等头过"中的“流年”指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景象
C. 人际关系
诗中提到的“南郡”传递的是怎样的意象?
A. 清新自然
B. 文化底蕴
C. 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