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暮秋》

时间: 2025-07-29 23:16:21

诗句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16:21

原文展示

暮秋
作者: 元稹

看著墙西日又沉,
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
小玉上床铺夜衾。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西边的太阳又快要沉下去了,
我在回廊中走来走去,戟门深邃。
树上栖息的乌鸦发出声声绝望的叫声,
小玉在床上铺好夜衾,准备入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暮秋:指深秋时节。
  • 墙西:指房屋的西侧。
  • 日又沉:太阳快要落下。
  • 步廊:走在走廊上。
  • 戟门:一种门,形状像戟,象征深邃。
  • 栖乌:栖息的乌鸦。
  • 声声绝:声音渐渐消失,形容哀伤。
  • 小玉:诗中可能指代作者的爱人或子女。
  • 夜衾:夜间用的被褥。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暮秋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称为“元白”。元稹的诗风豪放,题材广泛,尤以写情抒怀见长。

创作背景

《暮秋》创作于秋季,正值一年中最为萧条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暮秋》是一首描绘秋日黄昏景象的诗作,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诗的开头“看著墙西日又沉”,通过日落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匆匆。接着,诗人描绘了走廊和深邃的戟门,暗示了心灵的孤寂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栖乌满树声声绝”,这一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乌鸦的鸣叫声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离别与失落。而“‘小玉上床铺夜衾’”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家庭气氛,暗示着在孤独的外界中,内心仍有一份温情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在孤独和思念中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看著墙西日又沉:描绘了傍晚时分,西边的太阳即将落下,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2. 步廊回合戟门深:诗人走在回廊中,戟门的深邃象征着心灵的孤独。
  3. 栖乌满树声声绝:树上的乌鸦鸣叫,声声都显得无比绝望,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4. 小玉上床铺夜衾:小玉准备上床、铺好夜衾,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似乎在与孤独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戟门的描绘比喻了深邃的心情。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乌鸦的鸣叫被赋予感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和思念,表达了诗人在暮秋时节内心的感慨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沉: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 乌鸦:象征孤独与哀伤。
  • 夜衾: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看著墙西日又沉”描绘的是什么时刻?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栖乌满树声声绝”中的“声声绝”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悲伤
    • D. 兴奋
  3. 诗中“小玉”可能指代的是?

    • A. 诗人的爱人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子女
    • D. 诗人的宠物

答案

  1. C
  2. C
  3. A (或 C,视具体解读而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词》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秋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果实与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不食仙姑山房 送海南客归旧岛 题晖师影堂 寄李渤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太白老人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五 促促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复堪命 军歌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还醇返朴 鼓掇 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丹跗 转氨基酶 隔宿之仇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車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张大其词 车字旁的字 鳞翅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