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靖安穷居》

时间: 2025-05-11 18:22:31

诗句

喧静不由居远近,大都车马就权门。

野人住处无名利,草满空阶树满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22:31

原文展示:

靖安穷居
作者: 元稹

喧静不由居远近,大都车马就权门。
野人住处无名利,草满空阶树满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居住环境的喧嚣与宁静并不完全取决于地理位置,往往车马的喧闹集中在权贵的门前。而那些住在乡野的人们,虽然隐居于无名无利之处,却享受着满园的青草与满树的阴凉。

注释:

  • 喧静:喧闹与静谧,指环境的嘈杂与宁静。
  • 权门:指权贵之家,象征着世俗的权力与地位。
  • 野人:指隐居于乡野的人,象征着对名利的淡泊。
  • 无名利:没有名声和利益,强调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 空阶:空旷的台阶,暗示一种闲适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一生经历了政治的动荡,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的文人。其诗作大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靖安穷居》创作于唐代,正值元稹对于权力与名利的思考和反省。诗中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靖安穷居》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的诗作。元稹通过对比喧闹的城市生活和宁静的乡野生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诗的开头“喧静不由居远近”,直接揭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思考,指出无论身处何地,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并不一定成正比。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乡野人,描绘出他们无名无利的生活状态,在一片草木葱茏的环境中,诗人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名利的反思。在当时的唐代,官场的纷争与权力的斗争使得许多人追逐名利,而元稹则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他通过“草满空阶树满园”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又美好的自然状态,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喧静不由居远近:生活的喧闹与宁静并不取决于居住的远近,而是内心的感受。
  2. 大都车马就权门:城市的喧嚣主要集中在权贵的门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吸引力。
  3. 野人住处无名利:乡野的人们生活在无名无利的地方,反映出一种对名利的超脱。
  4. 草满空阶树满园:描绘出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喧静”与“无名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意象:草、树等自然意象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与乡野的宁静,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马:象征繁华与喧闹的城市生活。
  •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 :象征生命与庇护,提供了宁静的栖息之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权门”指的是: A. 自然环境 B. 权贵之家 C. 乡野人 D. 诗人的家

  2. 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嫉妒 C. 超脱 D. 享受

  3. 诗句“草满空阶树满园”主要表现了: A. 生活的繁忙 B. 自然的宁静 C. 权力的象征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元稹的《靖安穷居》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但白居易的诗更强调了离别的情感,而元稹则更关注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全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上已后日即事) 卜算子 水调歌头(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 望江南 鹊桥仙·馨香饼饵 水调歌头(题烟雨楼)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满江红(梅) 如梦令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敬业乐群 官卑职小 包含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恒星月 鼻字旁的字 入室昇堂 轶义 宣政 朝成暮徧 覆视 自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脱巾 矜贫救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