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8:27
竞渡
作者: 苏辙 〔宋代〕
史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旆逆风殊未收。
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
史君想要听听比赛人的歌声,一夜之间江水拍打着岸边流淌。
村里的老人不知道招致的屈辱和怨恨,年轻人却争相在潮水中游玩。
长鲸破浪的壮观景象可以与之相比,小船在逆风中却仍未收帆。
争夺胜利并非老一辈人的事情,站在栏杆边眺望,我的思绪无限悠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社会、人生、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竞渡作为一种民间活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胜利的追求。
《竞渡》通过描绘江边竞渡的场景,反映了不同年龄层对待生活的态度。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江水拍岸的动人景象,以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竞赛的热情。这里的“父老”与“少年”形成鲜明对比,父老对往事的沉重回忆与少年对未来的渴望形成对照,展示出代际之间的差异。
接下来的两句,长鲸破浪与小旆逆风的对比,既展示了勇往直前的壮志,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最后一句,诗人凭栏而立,表达了对生活的悠远思考,仿佛在告诫读者:胜负未必是人生的唯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激情与思索。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抒发了对竞渡活动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史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
史君想要听到榜人唱的歌,夜晚的江水拍打着岸边,声音响亮而清晰,渲染出竞渡的热闹场景。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老一辈人未曾意识到曾经的屈辱与怨恨,而年轻人却在竞争中尽情玩耍,表现出无畏的精神。
“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旆逆风殊未收。”
将长鲸破浪的壮丽与小船在逆风中未能收帆的情景进行对比,象征着不同的力量与命运。
“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
争夺胜利并非老一辈的专利,诗人凭栏而立,思考着人生的种种,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竞渡的场景,探讨了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心态差异,表达了对青春活力的赞美与对人生思考的深邃。强调了在追求胜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父老不知招屈恨”的意思是:
A) 老人们懂得过去的屈辱
B) 老人们不知道过去的屈辱
C) 老人们不在乎屈辱
D) 老人们希望年轻人成功
“长鲸破浪聊堪比”中的“长鲸”象征:
A) 青春
B) 力量与勇气
C) 过去的屈辱
D) 小成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追求胜利的必要性
B) 不同代际之间的冲突
C) 对青春与人生的思考
D) 对江河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江雪》与《竞渡》都展现了自然景象,但《江雪》更侧重孤独与思考,而《竞渡》则充满了活力与竞争。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江河的美丽景象,但其主题更偏向于人生的即逝与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