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5:00
作官如负担,一负当且驰。
不知息肩处,妄问道远迩。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极旬已。
名都便欲过,佳处赖公指。
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
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
公言顷榛秽,斩伐従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
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揖桓谢,父老邀黄绮。
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芷。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
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修,怜我凫鸭庳。
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
落日尽公欢,推挽未应起。
做官就像负担着重物,刚一负担就要奔波。
不知道何时能放松肩膀,妄自询问路的远近。
我乘船顺着章江而行,却又转入宛溪的清流。
放下小舟攀登崔嵬的高峰,行路已经走了十多天。
名都我本想要经过,佳境还要靠你指引。
仰望重叠的山峦,俯视双溪的美丽。
不觉自己仿佛在空中,只有风声拂过耳边。
云烟变幻着远方的谷壑,歌声和乐器声从近市传来。
游玩久了得到了清幽,行役中却也有新的乐趣。
你说这里原本荒芜,砍伐草木从我开始。
堰水中种植蒲草和莲花,开山种植梅树和李子。
依托树木等待成荫,养花也要结出果实。
遗留下的风尚向桓谢致敬,乡里的父老邀请我共饮黄绮。
乡民们在蒲草旁钓鱼,食客们在芷草中嬉戏。
春天的阴云逼近寒食节,叫我暂且停留一下。
唉,我离开故乡,常常回头张望。
感慨你如同大雁和白鹭修长美丽,怜惜我像鸭子般卑微。
异乡遇见故人,难道还要再推辞吗?
高谈阔论在云汉之上,烂醉在笙歌之中。
落日映红了你的欢笑,推挽之间却未应起身。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兄弟关系密切,二人共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擅长描写山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出任宣城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他在官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苏辙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开头以“作官如负担”引入,直接表现了做官的不易,接着描绘了章江与宛溪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试图逃避官场的重压,寻找心灵的归宿。此外,诗中对乡土的思念与对故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惆怅。诗的最后,落日余晖中,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不失艺术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官场的沉重与自然的轻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作官如负担”意指什么?
“我乘章江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的“黄绮”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