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3:29
蓦山溪
作者:王哲 〔元代〕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过程。诗中提到的“三老”象征着智慧的长者,而“唯识王”则代表着对心灵的认知。接着,诗人谈及通过学习来辨析宇宙的奥秘,强调自然的力量与精神的聚合,指出只有理解了“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提到通过修行获得的境界和觉悟,表明了追求真理和心灵平和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哲理性和宗教思想见长。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道教和佛教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哲理、信仰的思考,试图在动乱中寻找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体现了王哲对心灵修养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通过“玉堂三老”引入智慧的象征,接着“唯识王三操”则表达了对内心认知的重视。诗人借助“三台”、“三田”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特别是在提到“三教”和“三乘”时,诗人强调了不同信仰之间的联系与和谐,传递出一种包容的思想。最后,诗中提到的“游三昧,莹莹归三岛”则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渴望。
王哲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将个人修养与宇宙哲学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寻,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堂三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智慧的长者
C. 士兵
“三教”包括哪些?
A. 道教、佛教、基督教
B. 儒教、道教、佛教
C. 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诗中提到的“三乘”是指什么?
A. 三种交通工具
B. 三种解脱方式
C. 三种食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