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09:54
蓦山溪
作者:郑文焯
吟边灯火,梦熟城南路。
归骑每侵晨,月初沈,西山缺处。
残笺满袖,都是别君词,
空愁语,休延伫,酒醒天涯去。
飘零到此,客枕高楼雨。
鹤唳似惊风,渺瓯蛮,瘴江战鼓。
扁舟不繫,一夜故园心,
杯未举,愁先注,白发缘行缕。
在灯火摇曳的夜晚吟唱,梦中熟悉的城南小路。
归来的骑士总是在清晨,月初时分,西山轮廓模糊。
袖中满是残纸,都是与你别离的词句,
空愁满腹,何必再停留,酒醒时已在天涯。
漂泊至此,客人在高楼上听雨。
鹤鸣声似乎惊动了风,遥远的瓯江,瘴江的战鼓声。
小舟不系,一夜之间思念故园,
酒杯还未举起,愁绪已先涌上心头,白发因旅途而生缕缕。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旅行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郑文焯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和清晨的归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蓦山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游子的内心世界,诗人在灯火阑珊的夜晚吟唱,梦中回忆起熟悉的城南小路,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诗的开头通过“吟边灯火,梦熟城南路”引入,给人以幽静、孤独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夜的低语。接着,诗人描述了归骑的清晨,月亮的沉落,西山的模糊,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
“残笺满袖,都是别君词”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袖中满是写给友人的诗句,却只能徒增愁思。诗中提到的“酒醒天涯去”,则显露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酒醒时已是身在天涯,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夜晚、清晨、雨声、鹤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反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如“鹤唳似惊风”让人感受到声音的穿透力和情感的共鸣;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使得情感更加细腻且富有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吟边灯火”意指什么?
“月初沈”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白发缘行缕”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