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蓦山溪(杨花)》

时间: 2025-04-27 00:49:33

诗句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33

原文展示

蓦山溪(杨花)
作者: 毛滂 〔宋代〕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
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
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白话文翻译

在雪花飘舞的空中,毡子的道路上,轻轻地飞舞着杨花,令人怜惜。它们柔弱得无法抵御春天的力量,任由东风将它们吹来吹去。墙阴和园外,落下的杨花不知道归属于谁,叶子依依,烟雾缭绕,依旧像张绪那般迷离。那人轻轻捡起杨花,吹向自己的发髻上。花儿不定地飞扬,满眼前都搅动着人的情思。蜜蜂和蝴蝶,使得更加轻狂,隔着斜阳,点缀着芳草,终究断送了青春的暮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扑扑”:形容轻柔而快速的样子。
  • “怜”:怜惜、怜悯。
  • “柔弱”:形容脆弱无力。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依依”:形容垂挂的样子。
  • “烟郁郁”:形容烟雾缭绕,气氛朦胧。
  • “钗头”:指女子的发饰。
  • “搅人情愫”:搅动人的情感和思绪。
  • “蜂儿蝶子”:蜜蜂和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泼。

典故解析

  • “张绪”:可能是指古代文人,象征着缠绵的情感。
  • 杨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杨花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离别,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1120),字子明,号汀洲,晚号汀洲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富有情趣和意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天,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情感纠葛。

诗歌鉴赏

《蓦山溪(杨花)》通过对杨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脆弱。首句以“雪空毡径”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柔和的气氛,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冬天的告别。接下来的“扑扑怜飞絮”不仅描绘了杨花的轻盈,也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现象的怜惜和感慨。诗中反复提到的“东风”,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隐喻了人生无常与情感的变化。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杨花的去处似乎也在探讨生命的归宿与人际关系的疏离。随着“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的描写,诗人将情感转向个人,似乎在诉说着一段美好的恋情,却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对情感的迷茫,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悟,充满了宋代词人的特有风格,值得品味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雪花纷飞中,轻柔的杨花在道路上飘舞,令人怜惜。
  •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杨花脆弱得无法抵挡春风,任由它们随风飘荡。
  •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墙阴和园外的杨花落在谁的家中呢?
  • “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落叶依依,烟雾缭绕,依旧如同那段情思。
  •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那人轻轻捡起杨花,放在发髻上。
  •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花儿不定地飞扬,搅动了心中的情感。
  •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蜜蜂和蝴蝶使得情感愈发轻狂。
  • “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在斜阳下,点缀着芳草,却又断送了青春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飞絮,象征脆弱与无常。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表现春天的柔情。
  • 对仗:上下句意境呼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与杨花的描绘,反映了青春的易逝和情感的复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青春、爱情与生命的脆弱,常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慨。
  • 东风: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暗示无常与变迁。
  • 烟雾:代表迷茫与情感的缠绵,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墙阴苑外”意指什么? A. 墙角的花园
    B. 墙外的世界
    C. 墙阴和园外的风景
    D. 墙内的秘密

  2. 填空题:诗中“蜂儿蝶子,教得越_____”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词?

  3. 判断题:本诗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C
  2. “轻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情感与青春,但更加直白和情感丰富。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风格更加豪放与开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毛滂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再为艾德林教授题卷 清平乐 贵州道中 清平乐 儗唐人 清平乐 咏雨 清平乐 清平乐 中秋 清平乐(问讯梅花)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五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宗师案临 债权 慢条厮礼 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道昭彰 赤字旁的字 因人废言 枯龙 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识多才广 骄儿騣女 包含寐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患至呼天 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