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1:04
还自长沙未有述作谢沈休翁
作者: 邵宝 〔明代〕
谓我南行大有诗,
鄙人何敢与闻之。
潇湘尚忆虞巡地,
云梦宁知楚猎时。
木落洞庭秋复尔,
鹤来赤壁夜何其。
登高坐待浮云尽,
回首青天见九疑。
这首诗是说我南行之时,心中有许多诗句,但我怎么敢与您分享呢?潇湘地区我还在回忆虞舜巡游的地方,云梦泽又怎能知道楚国的狩猎时光呢?木叶在秋天飘落,洞庭湖的景色也随之而来,白鹤在赤壁来临的夜晚显得何其宁静。我登高而坐,静待浮云散去,回首时发现青天之下映出九疑山的轮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邵宝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福建,后移居至湖南,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邵宝南行至长沙时,因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与沈休翁的友谊而作。沈休翁是其友人,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深情描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就以“谓我南行大有诗”引出,显示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表明自己虽有诗意却不敢轻言。接着,诗人把回忆的焦点转向潇湘和云梦,生动地展现了湖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潇湘的美丽和虞舜的圣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历史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木落洞庭秋复尔,鹤来赤壁夜何其”,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最后,诗人以“登高坐待浮云尽,回首青天见九疑”结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这种登高望远的意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邵宝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的热切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潇湘尚忆虞巡地”中的“虞”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虞舜
C. 孔子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指哪个历史事件的地点?
A. 黄巾之乱
B. 赤壁之战
C. 夷陵之战
D. 关羽战曹
“登高坐待浮云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宁静
C. 不安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