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居庸关》

时间: 2025-04-23 06:54:32

诗句

远供军饷出开平,此日归来荷圣情。

独爱居庸山水好,自临涧石濯尘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54:32

原文展示:

入居庸关
作者: 陈琏 〔明代〕

远供军饷出开平,此日归来荷圣情。
独爱居庸山水好,自临涧石濯尘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开平出发,遣送军饷的归来之情,满怀对皇恩的感激。诗人特别喜爱居庸的山水,决定在清澈的涧水边洗去身上的尘埃。

注释:

  • 军饷:军队的薪水或给养。
  • 开平:指开平地区,明代时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 荷圣情:怀有对圣上(皇帝)的感激之情。
  • 居庸:指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是一处著名的山关,山水秀丽。
  • 濯尘缨:用水洗去衣物上的尘埃,缨指的是衣服的边缘或装饰。

典故解析:

居庸关是明代重要的防线,负责保卫京城。诗中提到的“荷圣情”,表现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琏,明代诗人,生平少有记载,多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事的关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任职期间,因公差遣送军饷回归,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及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诗歌鉴赏:

《入居庸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的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人在经历了公务的繁忙之后,满怀对居庸山水的热爱,选择在这里停留,借以洗净身心的疲惫。首句“远供军饷出开平”表明了诗人公务的性质,而后一句“此日归来荷圣情”则传达出他对皇恩的感激,体现了明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诗人在自然与人事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职责的承担。末句“自临涧石濯尘缨”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清新感受生动展现,清澈的水流与石头的相依,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和谐。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供军饷出开平:诗人远道而行,运送军队的薪水,背景是开平的军事事务。
  2. 此日归来荷圣情:这一天回到居庸关,心中充满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3. 独爱居庸山水好:诗人特别喜爱居庸的山水风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向往。
  4. 自临涧石濯尘缨:在涧水边洗去尘埃,象征着对世俗烦恼的摆脱。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水的美好与心灵的宁静相联系,展现出自然的治愈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皇恩的感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体现出诗人对责任与生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军饷:象征责任与使命。
  • 圣情:代表对皇权的感激与忠诚。
  • 山水:表现出自然的优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 涧水:象征着清新与洗净心灵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军饷”指的是什么? A. 军队的薪水
    B. 军队的武器
    C. 军队的粮食

  2. “荷圣情”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感激? A. 自然
    B. 皇帝
    C. 家乡

  3. 居庸关的山水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感受? A. 忧伤
    B. 宁静与喜悦
    C.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自然美景,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陈琏的《入居庸关》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偏向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陈琏则是在公务之余享受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别故人 赠王道士 与僧话旧 长安逢隐者 客中览镜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斜谷道 秋夜达萧关 宿江口 寻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卤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包含婪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焚林而田 包含蓝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乔诘 楦子 大锅饭 三衅三沐 诱射 水乳之合 包含弥的词语有哪些 欢欢喜喜 貝字旁的字 鞑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