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14
原文展示:
斜谷道
于武陵 〔唐代〕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
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
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白话文翻译:
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千里之外依然绿意盎然。
蜀国的道路如此险峻,游人的车辆依然通行。
远处的烟雾随着树叶的收敛而消散,急雨随着风势增多。
独自怀念那位紫芝老人,他在风中唱着古老的歌谣。
注释:
- 乱峰:形容山峰众多,错落有致。
- 叠嶂:重叠的山峰。
- 绿峨峨:形容山色苍翠高耸。
- 蜀国:指古代蜀地,今四川一带。
- 远烟当叶敛:远处的烟雾随着树叶的收敛而消散。
- 骤雨逐风多:急雨随着风势增多。
- 紫芝叟:指传说中的隐士,这里可能指作者怀念的某位古人或隐士。
- 临风歌旧歌:在风中唱着古老的歌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蜀道(斜谷道)的险峻景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古代隐士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蜀道为背景,通过描绘群山连绵、峰峀叠嶂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与壮美。诗中“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勾勒出山势的雄伟,绿意盎然,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后句“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则表达了即使道路艰险,游人依然勇往直前的精神。诗的下半部分通过“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进一步以自然现象来象征旅途的变幻莫测,最后以“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收尾,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描绘了蜀道周围山峰的壮观景象,通过“乱”和“叠”两个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峰的错落有致和重叠连绵。
- 第二句“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说明了蜀道的艰险,但游人依然能够通过,体现了人的坚韧和不屈。
- 第三句“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现象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
- 最后一句“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通过对古代隐士的怀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乱峰、叠嶂:象征着蜀道的艰险和自然的壮美。
- 绿峨峨:描绘了山色的苍翠和高耸,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远烟、骤雨:象征着旅途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 紫芝叟:象征着古代的隐士和传统文化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峰连叠嶂”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平原 B. 山峰 C. 河流 D. 森林
- “蜀国路如此”中的“蜀国”指的是哪里?
A. 四川 B. 陕西 C. 云南 D. 贵州
- 诗中提到的“紫芝叟”是指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商人 D. 农民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同样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蜀相》与于武陵的《斜谷道》都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观,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而于武陵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武陵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于武陵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