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古 其二十六》

时间: 2025-05-13 13:13:28

诗句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13:28

原文展示: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白话文翻译:

马援在田园牧场,养着几千只羊。一天,兄弟们散去,简君便邀我一起游玩。光武帝并非敌手,愿意屈身施展阴谋。为了您,我奋力攻取隗嚣,聚米如山丘。调兵移师消灭先零,转战平定交州。男子汉有流汗的血,理应为戈矛而死。马革包裹着香气,云台上垂下的勋业,令人感怀。悲哉,武溪水流深,三军皆因箜篌而泣。水流湍急,船无法靠岸,凄凉地卧在壶头。用兵贵在万全,战斗有时不能轻率。骑在马鞍上,徒然四顾,若一失去机会,便失去通侯的机会。

注释:

  • 马援:汉朝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 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 隗嚣:是当时的一个地方势力首领。
  • 云台:古代指代高大的建筑,这里比喻勋业。
  • 箜篌:古代一种乐器,此处象征战士的悲伤。
  • 万全:指军事活动中的周全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40),明代诗人,著名文人,其作品多涉及历史和军事,风格雄浑,常引古喻今。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末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古代的历史典故,表达对国家和军人的悲悯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马援的典故为引子,探讨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诗中描绘了马援的英勇与牺牲,借用他与光武帝的关系,反映出历史上英勇将士的悲情。马援虽是田牧之人,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

诗歌中提到的“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展现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和勇气,强调捍卫国家的决心。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战争悲哀的感慨,尤其是“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士兵在战争中失去的情感与痛苦。

整首诗运用典故,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及对战争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开篇描述马援的田园生活,突出其身世背景。
  •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兄弟们的聚散,暗示战乱中的人情冷暖。
  •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提及光武帝的智慧与马援的忠诚。
  •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描述马援为国尽力的场景。
  •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表现战争的艰辛与将士的勇猛。
  •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强调男子汉应有的牺牲精神。
  •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对战士荣誉的赞美。
  •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表现战争带来的悲痛。
  •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描述战场的绝望与无奈。
  •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提醒指挥者要谨慎用兵。
  •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强调战机的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有羊数千头”与“聚米成山丘”形成对称。
  • 比喻:将马革与馨香相结合,传达战士的英勇与牺牲。
  • 意象:如“箜篌”象征士兵的哀伤,增加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马援的故事,展现了在国家和战争面前,士人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意象分析:

  • 马革:象征战士的忠诚与牺牲。
  • :象征田园生活的和平与安宁。
  • 水崩:象征战争的不可控和悲剧。
  • 箜篌:象征士人内心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援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热爱
    B. 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C. 对兄弟的怀念

  2. 诗中提到的“男儿有汗血”意味着什么? A. 男子应该流汗而死
    B. 男子应为国家而牺牲
    C. 男子应勤劳工作

  3.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这句表达了什么? A. 战士们的欢乐
    B. 战争的悲痛与绝望
    C. 战士们的团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二首》:王昌龄的边塞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 《春望》:杜甫的诗,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伤。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咏古》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 李白强调豪放与个人情感,而屈大均则更注重历史沉思与集体责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包括屈大均的作品及背景介绍。
  • 《古代诗词解析》:分析古诗的技巧与风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屈大均的《咏古 其二十六》,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遥见归舟 少年行 晚夏西园二首 览从兄咸剑池编 州将按行堤上 屏居寄献侍讲孙尚书 送王鼎同年尉荥阳 夏日池上 赴调 学舍直归晚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寿山石 4的繁体字写法详解_数字4的繁体字书写指南 土字偏旁汉字大全_土字旁常用字详解 口字底的汉字有哪些_带口字底的汉字大全 can字的正确书写方法_can字怎么写 平地起骨堆 龙字旁的字 争不 昔的繁体字写法详解_昔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几字旁的字 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谋图不轨 棚棚硬 三点水的字 蕲笛 作索 高攀不上 通行无阻 抚梁易柱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