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6
美政真吾母,名家更杜陵。
于张从昔少,鲁卫至今称。
丝竹中年好,词华夙世能。
周南棠棣传,平世几人登。
这首诗表达了对杜侍郎的哀悼和对其卓越才能的赞美。诗人认为美好的政治就像母亲一样,是杜侍郎所带来的。杜侍郎的名声与杜陵的名门望族相提并论。自古以来,张、于两家就以才华闻名,如今鲁、卫两国也以其才子而自豪。丝竹乐器在中年时是多么美妙,词句的华丽在早年间便已展现。周南的《棠棣之华》传世,平常人中又有几人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呢?
陈师道(1049年-1100年),字希声,号止庵,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首挽词是为纪念杜侍郎而作,杜侍郎在任期间以其政绩受到百姓爱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陈师道的《杜侍郎挽词三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思与赞美。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流畅自然。诗中提到的“美政”与“名家”相结合,体现了杜侍郎的政治才能与家世背景,使得他在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
诗的开头用“美政真吾母”表达了对杜侍郎治国理念的赞同,仿佛他所施行的政治如母亲般温暖,给人民带来庇护。接着,诗人通过对历史名家与当代贤士的对比,强调了杜侍郎的卓越,显示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期待。
最后,诗人以“平世几人登”总结,表达了对杜侍郎成就的惋惜,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凸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杜侍郎的怀念和对其政绩的赞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杜侍郎的治国才能被比作什么?
“丝竹”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平世几人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B, 2-B, 3-A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陈师道的《杜侍郎挽词三首》,通过注释、背景、鉴赏等多维度的解析,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