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

时间: 2025-04-26 22:44:02

诗句

十年闻问不逢人,一面相逢过所闻。

高士不应轻俗士,欲将污脚上垂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4:02

原文展示: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

十年闻问不逢人,一面相逢过所闻。
高士不应轻俗士,欲将污脚上垂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山顺法师的思念与敬重。十年来我只听到关于你的消息,却没有见到你的人影;只有一次偶然相逢,才听说你的事迹。高洁的士人不应轻视世俗之人,倘若你愿意沾染尘世的污秽,那就像是将污鞋踏上了飘浮的云彩。


注释:

  • 十年:指长时间的等待与思念。
  • 闻问:听闻、询问。
  • 高士:指道德高尚的人。
  • 俗士:指平凡或庸俗的人。
  • 污脚:沾染污垢的脚,象征世俗的污染。
  • 垂云:指浮在空中的云,象征高洁和理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士"和"俗士"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士人阶层的划分。古人常常以道德和志趣来定义士人的高低。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高尚与平凡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高士的推崇及对世俗生活的不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咏志为主,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与北山顺法师相识之后,表达了对法师的敬仰和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多追求高洁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是一首抒发思念和敬仰之情的诗作。前两句通过十年的等待与偶然相逢,描绘出诗人对顺法师的深切思念。十年未见,听闻的只是他人的传言,诗人渴望与高士直接交流,体现了他对高洁士人的向往。后两句则是对高士与俗士的道德观念的反思,强调高士不应轻视世俗之人,这不仅是对顺法师的提醒,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风清新,情感真挚,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年闻问不逢人:诗人十年来虽有听闻,但没有见到顺法师。
    • 一面相逢过所闻:只有一次偶然相遇,才从他人口中了解到法师的事迹。
    • 高士不应轻俗士:高洁的士人不应该轻视平凡的世俗之人。
    • 欲将污脚上垂云:如果高士沾染了世俗的污垢,就像是把污鞋踩在云彩上,失去了高洁的本质。
  • 修辞手法

    • 对比:高士与俗士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张力。
    • 比喻:将污脚比作高士的堕落,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通过对顺法师的赞美,激励人们不忘本心。

意象分析:

  • 高士:象征理想中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 俗士:代表世俗的人,往往追求物质与名利。
  • 污脚:象征着道德的堕落与对理想的背弃。
  • :象征理想与高洁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陈师道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高士”的意思是什么?

    • A) 普通人
    • B) 道德高尚的人
    • C) 诗人
    • D) 官员
  3. 诗中“污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贫穷
    • B) 世俗的污染
    • C) 不洁的心灵
    • D) 旅行的疲惫

答案

  1. C) 陈师道
  2. B) 道德高尚的人
  3. B) 世俗的污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强调高洁的理想,但王维更多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而陈师道则更突出对人品的思考与反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庆寿日趋朝十一月廿三 宫词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 其七 咏漆园 寿东官周令公 题赵丹林竹 寄唐子华照磨二首 其二 看梅后从太湖出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口占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哭何以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助产士 不堪其忧 沉淀 馬字旁的字 盐裹 戴角披毛 包含颔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冤有头,债有主 包含捎的词语有哪些 品族 遭逢时会 牙字旁的字 刮开头的成语 包含拂的词语有哪些 深根固本 金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守常不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