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拨棹子 咏李后主》

时间: 2025-04-26 03:54:27

诗句

悲管发。

逐清瑟。

春殿嫔娥鱼贯列。

四十几年家国。

空赢得,和泪胭脂凝酒色。

凤钗蝉鬓无消息。

江南尚染啼鹃血。

叹战垒,旧朝虚设。

凭谁问,秋院梧桐深夜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7

原文展示:

拨棹子 咏李后主
作者: 邵祖平

悲管发。逐清瑟。春殿嫔娥鱼贯列。
四十几年家国。空赢得,和泪胭脂凝酒色。
凤钗蝉鬓无消息。江南尚染啼鹃血。
叹战垒,旧朝虚设。凭谁问,秋院梧桐深夜月。


白话文翻译:

悲伤的乐器声响起,伴随着清脆的瑟音,春天的殿堂中,妃嫔们鱼贯而列。经过四十多年,家国沦亡,空留泪水与胭脂交融成酒色。凤钗与蝉鬓再无消息,江南依然染上啼叫的杜鹃鲜血。感叹战垒,旧朝已成虚设。谁能在这秋院的梧桐树下,问明夜月的来去?


注释:

  • 悲管:指悲伤的乐器,可能是笛子或箫,表达哀愁。
  • 逐清瑟:瑟是一种古乐器,这里形容清脆的乐声逐渐消逝。
  • 嫔娥:指后宫的妃嫔,代表当时王朝的繁华。
  • 和泪胭脂凝酒色:形容泪水与胭脂相混,成酒色,暗示悲伤的饮酒。
  • 凤钗蝉鬓:凤钗指女子的发饰,蝉鬓形容女子的发型,二者合在一起,象征美丽的失落。
  • 啼鹃血:杜鹃鸟啼叫,传说其啼声是为哀悼,血色暗示悲痛。
  • 秋院梧桐深夜月:秋天的院子里,梧桐树下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祖平,现代诗人,以其对历史与情感的深刻洞察而广受欢迎,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对李后主的回顾,李后主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以词作闻名,但其一生充满了悲剧。诗人通过对李后主的咏叹,反映了历史的悲凉与家国的破碎。


诗歌鉴赏:

邵祖平的《拨棹子 咏李后主》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篇。诗的开头以“悲管发”和“逐清瑟”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表现出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惋惜。接着提到“春殿嫔娥鱼贯列”,暗示着昔日后宫的盛景,然而时光荏苒,已然物是人非,后宫的繁华已成为历史的幻影。

“空赢得,和泪胭脂凝酒色”一句,流露出李后主在失去国家后,内心的无奈与悲痛。胭脂与酒色的结合,象征着他在悲伤中仍旧追寻着一丝昔日的华丽,但这一切都不过是空洞的追忆。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李后主的孤独与无奈,“凤钗蝉鬓无消息”暗示后宫美人已无音信,李后主的孤独如影随形。最后以“凭谁问,秋院梧桐深夜月”结束,秋夜的寂静与明月的冷清,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仿佛在诉说着李后主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李后主的悲剧人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悲管发:引入悲伤的气氛。
  2. 逐清瑟:乐声逐渐消逝,象征逝去的美好。
  3. 春殿嫔娥鱼贯列:描绘昔日繁华的后宫。
  4. 四十几年家国:时间的流逝,感慨家国的沦落。
  5. 空赢得,和泪胭脂凝酒色:感叹成就与失落,悲伤交织。
  6. 凤钗蝉鬓无消息:后宫的美丽已成往事,李后主的孤独。
  7. 江南尚染啼鹃血:杜鹃鸟的哀鸣,象征悲伤。
  8. 叹战垒,旧朝虚设:感叹历史的变迁,旧朝已成空。
  9. 凭谁问,秋院梧桐深夜月:秋夜的孤寂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胭脂凝酒色”,将情感与物象结合。
  • 对仗:如“凤钗蝉鬓”,形成和谐美感。
  • 拟人:如“啼鹃血”,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李后主的悲叹,表现对失去的感慨,讴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反映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悲管:代表悲伤的音乐,象征哀愁。
  2. 嫔娥:象征华美的后宫,反映历史的繁华。
  3. 凤钗蝉鬓:象征美丽的失落,暗示孤独。
  4. 啼鹃:代表悲伤的情感,传递哀痛。
  5. 梧桐月:营造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氛围。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深刻反映了李后主的悲剧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嫔娥”指的是: A. 妃嫔
    B. 士人
    C. 诗人
    D. 战士

  2. “凤钗蝉鬓”中的“凤钗”象征: A. 过往的荣华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好
    D. 家国的沦丧

  3. 诗的结尾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期待
    C. 孤独与无奈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作品,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伤感。
  • 《红楼梦》中的诗词:涉及家国的破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李后主 vs. 苏轼:李后主的词作多表现个人情感的悲凉,而苏轼则更注重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代表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后主的历史与文化》
  • 邵祖平的诗集及相关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九日陪诸阁老食赐糕次谢授经韵 九日之夕过黎惟仁紫芝山房兼怀燕京亲友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九日求米 九日潮音阁留饮 九日同邵长孺程无过汪元初程虞仲出东直门游邵家庄 九日 九日登东楼 九日 其一 九日无酒仍不见菊唯岩桂一瓶伴此岑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毓的词语有哪些 有心有意 翻黄倒皂 中原逐鹿 露点 包含鹭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掩目捕雀 节支 耂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陋室空堂 采字旁的字 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筐箧中物 离棹 茶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