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57
九日登东楼
作者:钟昌 〔明代〕
秋城佳节共登台,
楼阁萧森万壑哀。
野岸帆樯天际迥,
夕阳烟树楚江来。
凭高不落青山帽,
览胜遥怜紫菊杯。
笑倚天涯岁已暮,
陆沈人事不须催。
在秋天的城市里,佳节来临,大家一同登上高楼。
楼阁间萧条的景色让人感到万分悲哀。
远处的河岸上,帆船的桅杆在天边显得那么遥远,
夕阳下,烟雾缭绕的树木映照着楚江的水面。
站在高处,头上不再有青山的遮挡,
而远望之处,只能怜惜那一杯紫菊酒。
我笑着倚靠在天边,岁月已然暮去,
人世间的繁华已然消沉,不必再催促了。
作者介绍:
钟昌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时节,正值秋季,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的感慨。重阳节又是传统的登高节日,寓意着健康和长寿。
《九日登东楼》是钟昌的一首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城市,佳节的欢愉与高楼的萧索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沉重的气氛。接着,诗人用“野岸帆樯天际迥”描绘了远方的美景,虽然美好,却显得遥不可及,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
“凭高不落青山帽”,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处境与未来,青山的轮廓仿佛在嘲讽岁月的流逝。紫菊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既是赏菊的乐趣,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诗人笑对暮年的到来,表达了一种淡然的心态,强调对过往人事的释然,显示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然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接受,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复杂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短暂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对岁月的思考与对人生的释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野岸帆樯天际迥”中“天际”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九日登东楼》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