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26:14
春草碧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竹声打合梧桐叶。夜雨泣离情,听萧飒。
独自却绕行廊,拍槛哀歌泪交睫。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
忆着细细青眉,圆圆红颊。
别来定何如,愁千叠。
密意犹未相传,伤心已判莺花牒。
残梦半模糊,惊魂怯。
竹子发出的声音与梧桐树的叶子相应和,夜雨悄然流泪,传递着离别的情感,我静静地在走廊徘徊,轻轻拍打栏杆,哀伤的歌声与泪水交织在一起。
疲倦地倒在床上,心中难以安宁。
回忆起那细长的眉毛,圆润的脸颊。
自从分别后,你过得如何,愁思如山般叠加。
心中的秘密仍未传达,伤心的情感已如黄莺与花信般决然。
残梦依稀模糊,惊恐的心情萦绕不去。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于1720年,卒年未知。王氏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离别、思念等主题,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春草碧》创作于清代,正值王时翔的成熟期,个人生活中或许经历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因此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愁的表现。
《春草碧》是一首以离愁为主题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起首“竹声打合梧桐叶”,通过自然界的声音,表现出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引出夜雨的细腻情感。夜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体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接下来的“独自却绕行廊,拍槛哀歌泪交睫”,描绘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徘徊。此处“拍槛”意象鲜明,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愈加浓烈。接着,“和倦倒床眠,难安帖”,表现出诗人的疲惫与不安,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在回忆中,诗人提及“细细青眉,圆圆红颊”,展现出对离别者的美好回忆,突显了情感的复杂性。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愁苦与内心的彷徨,情感如山般压来,难以承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卷,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表现了离别之痛,思念之深,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一幅悲伤而美丽的画面。
诗中提到的竹声与梧桐叶的“打合”象征了什么?
A. 孤独
B. 喜悦
C. 纷争
答案:A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中的“帖”是指什么?
A. 书信
B. 安宁
C. 贴身
答案:B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愁
B. 欢乐
C. 愤怒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