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09
秋日榴花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余寸丹,耿耿岁华老。
这位美丽的石氏女子,在绿荫下早早与我相逢。
请问现在是什么时节,寒霜已经落在百草之上?
她身着冷艳的猩红舞裙,自己为这时节的美丽而感到骄傲。
谁家飘散的香气,吸引着华丽的白色香料?
水面上的霞光在傍晚依然鲜亮,山中的阳光在寒冷中更加明亮。
燕子已经飞走,蝉声也无影无踪,园林里的痕迹仿佛被扫除。
明亮的装饰让人惊醒昏睡,难道这不是迷失本源的道理吗?
飘零下的几片红叶,伴随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老去。
林景熙是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秋日榴花》创作于秋季,正值万物凋零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女子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引发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秋日榴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季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将读者引入一个温婉的场景,描绘了诗人与美丽女子的邂逅。接下来的“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则通过询问来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诗中“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服饰,更反映了诗人对其自信与骄傲的欣赏。随着诗句的推进,逐渐渗透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飘零余寸丹,耿耿岁华老”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时间和美的深刻思考。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手法,正是宋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这句描绘了诗人与美丽的石氏女子在绿荫下的早期相遇,传达了一种美好的开始。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诗人通过提问,感知时间的流逝,寒霜已经降临,暗示着秋季的到来。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冷艳的舞裙展现了女子的独特风采,同时也反映了她的自信。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想象香气的四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描述傍晚的水面与山景,突显出秋天的冷冽与美丽。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燕子飞走,蝉声消失,暗示了生机的消逝,园林变得冷清。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通过光亮的装饰让人惊醒,反思生活中的迷失与真实。
飘零余寸丹,耿耿岁华老。
余下的红叶在岁月中飘零,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美景与女子的优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冷猩红”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颜色
B. 女子的舞裙
C. 水面的霞光
填空题:诗句“飘零余寸丹,____岁华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返魂香”是一种香料,用于祭祀。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