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题张啸虎《山城狂欢集》》

时间: 2025-08-13 18:25:19

诗句

寇已投降,传来消息翻疑梦。

欢声雷动。

乐极还思痛。

血战年年,多少青青冢。

和平颂。

从今高诵。

三叠阳关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8:25:19

原文展示:

点绛唇 题张啸虎《山城狂欢集》
作者: 吴绍烈 〔近代〕

寇已投降,传来消息翻疑梦。
欢声雷动。乐极还思痛。
血战年年,多少青青冢。
和平颂。从今高诵。
三叠阳关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敌人已经投降,传来的消息让我难以置信,仿佛在做梦。
欢声如雷,四处响彻。但欢乐之中仍然想到曾经的苦痛。
战斗年年不断,多少年轻的生命化为冢墓。
如今歌颂和平,从今往后要高声赞颂。
再次唱起《阳关三叠》的曲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敌人或侵略者。
  • 翻疑梦:翻转的怀疑,像在梦中一样,形容难以置信。
  • 欢声雷动:欢呼声如雷鸣般响亮。
  • 乐极还思痛:欢乐过头后还是会想起痛苦的过去。
  • 青青冢:形容无数年轻的坟墓,象征着战斗带来的伤亡。
  • 和平颂:赞美和平的诗歌或歌曲。
  • 三叠阳关弄:指《阳关三叠》,古曲名,表达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和平的渴望。

典故解析:

  • 阳关三叠:出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离别的情感,后常用以表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绍烈,近代诗人,生平从事文学创作,受传统文化影响,常以爱国情怀和历史事件为题材,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战后时期,历史环境动荡,国家经历了多次战争,诗人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痛苦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其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人们心灵的挣扎与渴望。诗的开头“寇已投降,传来消息翻疑梦”,生动描绘了战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不敢相信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战斗、痛苦之后,显得尤为真实和深刻。

“欢声雷动”是对战后欢庆场景的描绘,然而紧接着的“乐极还思痛”则反映了人们在欢乐中无法忘却曾经的苦难,这种情感的对比让诗歌具有更深的层次感。接下来提到的“血战年年,多少青青冢”,不仅是对战斗带来伤亡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未来的警醒,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最后,诗中提到的“和平颂。从今高诵”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寇已投降:敌人已经投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 传来消息翻疑梦:传来的消息让人难以置信,仿佛在做梦,暗示对现实的懷疑与不安。
  • 欢声雷动:欢庆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表达人们对胜利的欢呼。
  • 乐极还思痛:欢乐之中,仍然不忘战争带来的痛苦,表现了复杂的情感。
  • 血战年年:指战争年年不断,强调战争的惨烈与持久。
  • 多少青青冢:多少年轻的生命已化为墓碑,表现战争的悲惨后果。
  • 和平颂。从今高诵:对和平的赞美与期待,从此要高声歌颂和平。
  • 三叠阳关弄:重唱《阳关三叠》,传达对往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投降比作梦境,反映心理状态。
  • 对仗:如“欢声雷动”与“乐极还思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象征:青青冢象征无数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年轻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欢庆胜利时对往昔痛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敌人,象征战争的威胁与苦难。
  • 欢声:喜庆的声音,象征胜利与解放。
  • 青冢:年轻的坟墓,象征战争的牺牲。
  • 和平:理想的状态,象征希望与未来。
  • 阳关:古代音乐,象征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寇已投降”的意思是:
    A. 敌人反抗
    B. 敌人投降
    C. 和平到来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青青冢”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生命
    B. 旧时的记忆
    C. 战争的痛苦
    答案:A

  3. 诗句“乐极还思痛”表达的情感是:
    A. 只关注欢乐
    B. 忘记过去的痛苦
    C. 欢乐中思念过去的痛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反映战乱对国土和人民的影响。
  • 《黄河大合唱》 by 冼星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点绛唇》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和平的渴望,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无奈,而《点绛唇》则在忧伤之中更加注重对和平的赞美与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二首,张妹惠鞋,赋谢兼呈王妹一哂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七 香儿生日 浣溪沙 乙未偕道清避暑竹西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犬旁的字 晚会 廾字旁的字 哺结尾的成语 蟠泥 鬯字旁的字 包含挥的成语 来会 阜字旁的字 来者居上 瑶井 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顾倏忽 豆字旁的字 鲜规之兽 辞致雅赡 枪林弹雨 安步当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