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23
独坐翠筠丛里,一任晚寒侵袂。飞燕语喃喃,商略楞严精义。谁会,谁会,湖外落梅风起。
我独自坐在翠绿的竹丛中,任凭晚秋的寒意侵袭我的衣袂。飞燕在耳边喃喃细语,商讨着深奥的佛理。究竟有谁能理解,湖外的梅花在风中轻轻飘落?
熊盛元,现代诗人,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诗歌通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一个温柔的秋季傍晚,诗人通过独坐于竹林中的情景,抒发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如梦令》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迪。开篇“独坐翠筠丛里”,即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诗人借助自然环境传达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下来的“晚寒侵袂”,则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放大,寒意的侵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飞燕语喃喃”则引入了动态的元素,燕子的轻声细语似乎在与诗人分享某种智慧,暗示着自然界的灵动和生命的延续。这里,诗人通过飞燕的声音,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思考的境界,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商略楞严精义”则将诗歌升华至一个哲学的层面,诗人在此处与飞燕进行心灵的对话,探讨深刻的宗教哲理。最后的“谁会,谁会,湖外落梅风起”则表达了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梅花随风飘落的意象更是承载了生命的无常与美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静态与动态的对比、自然与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回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深邃哲理的探讨,同时流露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翠筠”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松树
C. 梅花
D. 菊花
诗中提到的“楞严精义”属于哪个宗教?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湖外落梅风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迷茫
可以将熊盛元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熊盛元则更倾向于哲思与自然的结合,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