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4
维蔡郡之望,过者必式闾。
严严端明厅,遗像犹肃如。
颇闻手泽富,傥许窥珍储。
主人命发笥,棐几同卷舍。
比颜倍秀丽,眡柳加敷腴。
毫杭两记在,妙与蜡本殊。
洛桥字尤佳,其大径尺馀。
班班名臣帖,煌煌昭陵书。
坐令承学士,若睹庆历初。
向来故家物,聚散何忽诸。
祭器抱它适,玉轴弃路隅。
端明梦奠时,应门惟一孤。
厥裔日以蕃,庙院蜂房居。
寸纸惜如命,不博明月珠。
乃知儒泽远,浮荣无根株。
勗哉守视者,巾袭防蠹鱼。
蔡郡因其声望,经过的人都会停留在这里。
那严肃端正的厅堂,遗留的画像依旧显得庄重。
听说他的书法颇为富丽,或许能一窥他的珍藏。
主人吩咐打开匣子,书桌旁的卷轴也一同出来。
书法的姿态比颜真卿的更加秀丽,犹如春柳般丰腴。
毛笔的两记在,技艺与蜡本有着不同的妙处。
洛桥的字迹更为出色,字的宽度尺余。
每一幅名臣的帖,直如煌煌的昭陵书。
坐在这里的学士,仿佛见到了庆历初年的风采。
往日故家的物品,聚散之间竟如此突然。
祭器在此恰如其适,玉轴却被丢弃在路边。
在端明的梦中奠定时,应门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身影。
后代逐渐繁衍,庙院的蜂房似乎成了家。
一寸纸张如命般珍惜,不去博取明月的珠光。
从此知晓儒家教诲的深远,浮华的荣光无根无基。
劝勉守护的人,布巾与衣襟防备虫鱼。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作品风格清新,常有山水田园之作,体现了其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游览蔡忠惠家时,感受到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家族的历史积淀,抒发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以及对家族兴衰的感慨。
《蔡忠惠家观墨迹》是一首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蔡忠惠家中珍贵的书法遗存。开头两句便引出诗的主题,蔡郡因其声望而名声在外,过路的人必定会停留欣赏。在这座严肃端正的厅堂中,遗留的画像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诗人通过对书法的描绘,表达了对蔡忠惠书法技艺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书法的美丽与技巧,尤其强调洛桥字的出色,以及与蜡本的不同。通过这些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深邃与美妙。诗中还提到名臣的书法帖,暗示蔡家在书法艺术上的传承与影响。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家族的兴衰,表现出对过往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祭器与玉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物的珍惜,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整首诗不仅是在赞美书法艺术,更在隐喻着文化的传承与家族的延续。诗人通过对蔡忠惠家墨迹的观察,反映出个人与家族、历史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兴衰和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突出了儒家文化的持久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严严端明厅”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书法
C. 一种情感
“寸纸惜如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对书法的喜爱
B. 对文化的珍惜
C. 对人的思念
作者刘克庄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