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寒夕》

时间: 2025-07-12 06:01:10

诗句

风月天边长美。

佳兴如之何矣。

萧瑟满疏林,惯与愁怀相倚。

何似,何似。

枫落年年流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01:10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寒夕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风月天边长美。
佳兴如之何矣。
萧瑟满疏林,
惯与愁怀相倚。
何似,何似。
枫落年年流水。

白话文翻译:

这美丽的风月在天边绵延。
我该如何表达这样的佳兴呢?
萧瑟的风吹过疏林,
总是与我的愁怀相依。
这情景何以相比,何以相比?
枫叶年年随流水而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月:指自然景色,特别是风光和月色,象征美好情感。
  • 佳兴:美好的兴致、情趣。
  • 萧瑟:形容景物凄凉,常用于描写秋冬季节的凋零。
  • 愁怀:愁苦的心情。
  • 何似:何等相似,表示对比。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的“枫落”和“流水”常常在古诗中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渗透着对往昔的怀念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词风格细腻,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如梦令 寒夕》创作于秋冬之际,正值年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愁苦。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寒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开头便设定了一个美好的自然场景,通过“风月天边长美”展现出一种悠远的意境。然而,这样的美好并未能掩盖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以“佳兴如之何矣”反问,显得无奈而悲凉。萧瑟的风与愁怀相依,暗示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失落,形成强烈的对比。

“何似,何似”这一句反复追问,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与无奈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提到的“枫落年年流水”,不仅暗示了枫树的凋零,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秋冬时节的苍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月天边长美: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佳兴如之何矣:表现诗人对美好情景的感慨,感到无从表达。
  • 萧瑟满疏林:写出秋冬季节的凋零意象,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惯与愁怀相倚:表明诗人习惯于愁苦的心情,与萧瑟的环境相伴。
  • 何似,何似:反复的提问显示了诗人的无奈与忧伤。
  • 枫落年年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表达的深度。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何似,何似”的反复,突显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自然之美,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 萧瑟:传达出秋冬季节的凄凉,反映内心的孤独。
  • 枫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有感伤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兴如之何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欣喜若狂
    • B. 无奈与惆怅
    • C. 大喜过望
  2. 表达“时间流逝”的意象是哪个?

    • A. 风月
    • B. 萧瑟
    • C. 枫落
  3. 诗中重复使用“何似”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强节奏感
    • B. 表达内心矛盾与无奈
    • C. 强调美好情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如梦令 寒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对过往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沈宜修的词更显苍凉与孤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歌赋与文化》

相关查询

西斋小饮赠别陜州冲卿学士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 感庭秋 送荥阳魏主簿 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 看花呈子华内翰 采桑子 其四 感事 雨中独酌二首 蕙香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用心措意 敲边鼓 五里雾中 崔崪 辨告 耍大头 齒字旁的字 亏退 凭虚公子 拉拉杂杂 刀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骇人听闻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