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7: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19:12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三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无边膏馥丐儒林,可但天台掷地金。
文不雕镌翻婉切,诗如平淡实高深。
春风和气生毫末,秋月华星烂古今。
所发由来关所养,丹青难状晋公心。
这首诗表达了对参政宣献楼公的悼念和赞美。诗中提到,无尽的香气和芬芳弥漫在儒林之中,难道只是在天台山上抛洒金子吗?文采并非雕琢而成,而是婉转动人;诗歌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邃。春风和气滋润着毫毛,秋月华星照耀着古今。所有的表达都与其所受的教养息息相关,丹青难以描绘出晋公的真心。
史弥宁,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作品常具哲理性。
此诗作于对参政宣献楼公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深厚涵养的赞美。作为儒士,楼公的离世使得社会失去了一位重要的精神领袖。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凝练,但情感却深沉而广泛,展现了诗人对参政宣献楼公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首句以“无边膏馥”开头,给人一种空灵而芬芳的感觉,仿佛能够闻到满园的花香,象征着楼公的德行和影响力。接下来“可但天台掷地金”,将楼公的价值与天台的金子相提并论,显示出他在时代中的重要地位。
“文不雕镌翻婉切,诗如平淡实高深”则表达了楼公的才华并非通过人工雕琢,而是自然流露,诗歌虽显平淡,却蕴含着深邃的智慧。诗中春风与秋月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表现出对楼公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最后两句则将诗的主题升华,强调楼公所发之言与其教养的关联,表明真正的品德与思想是无法通过外在的丹青来表现的,需由内心的真诚来体现。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伟大的人的悼念,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对楼公的悼念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思想的追求,强调内心品德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无边膏馥”象征什么?
“丹青难状晋公心”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这两首诗与史弥宁的《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三》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都体现了对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