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5:11
欲知天意各英奇,端为斯文待发挥。
挺挺魏暮祖风烈,堂堂伏湛国光辉。
久参机政儒臣贵,未到公台物论违。
丹旐东风马鞍袅,送车谁不泪襟衣。
想要了解上天的意图,各位英杰都各有奇才,正是这文才等待展现。
挺拔的魏国晚期祖宗的气概是多么雄伟,堂堂的伏湛国的光辉是多么璀璨。
他在朝政中久有参与,儒生的地位非常高贵,但至今未能抵达公台,物议却偏离了正轨。
红色的旌旗在东风中摇曳,马鞍轻轻摆动,送别的车队中,谁不流泪湿衣襟?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惭愧,宋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风清新而有深度,常以政治、历史为题材,对社会现象有独到见解。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写于宣献楼公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才华与贡献的追悼与缅怀。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政治理想的思考。
这首挽歌辞以其典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史弥宁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首句通过“天意”引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之后,通过对魏国风烈和伏湛光辉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崇敬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儒臣的地位尊贵却未能有效参与政事,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给人以警醒。最后,红色旌旗和送别场景,带有浓厚的哀伤气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对逝去者的怀念,充满了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杰的崇敬,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中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对文化和政治理想的追求。
“欲知天意各英奇”中“英奇”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优秀人才
C) 历史人物
D) 文学作品
诗中提到的“红色旌旗”象征什么?
A) 胜利
B) 送别
C) 战争
D) 希望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个人的成长
B) 人才与政治
C) 自然景观
D)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