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8: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8:35:55
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
作者:张镃 〔宋代〕
作诗我恨无新功,良田所积未始丰。
君侯保事有此癖,判却不费平生穷。
容台故人作书至,百篇古体缄幐中。
剪裁云雾閒孔翠,此尚人力夸天工。
请君直道当下语,莫拟世俗纷华虫。
古人规绳亦谢去,岂不自己光圆融。
大千沙界大千海,置之足上千天宫。
到头只是旧时我,不妨自就声律笼。
若能言下便领得,老夫衣钵当传公。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我作诗时总觉得没有新的成就,田地所积累的财富也未曾丰厚。你对诗歌的热爱确实让我钦佩,但这并不需要耗费毕生的精力。我的老朋友寄来书信,里面有百篇古诗的作品。像是在裁剪云雾般闲适,这种技艺确实是人所能为的,不能光靠天赋。希望你能直接表达心中所想,不要迎合世俗的浮华。古人的规约也已不再适用,岂不是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光明和圆融?在这大千世界和浩翰海洋中,心灵的境界可以达到千天的宫殿。最终,我也不过是以前的我,不妨在声律中找到自我。如果你能很快领悟其中的含义,我愿将我的诗艺传授给你。
张镃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常有哲理性思考,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这首诗是张镃回应陈子西的赠诗,表达了他对古诗创作的理解与看法。诗人在这里既反思自己的创作,也对友人的诗歌热情表示赞赏,同时表达了对于传统与个人创作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独特见解。张镃在诗中反映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困惑与追求,诗的开头便直言“作诗我恨无新功”,揭示了作者对自身创作境遇的思考。他并不满足于平庸的作品,却又深感古人的规约已不再适用,这种矛盾的心态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创作者的内心挣扎。
诗中的“剪裁云雾閒孔翠”描绘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强调了人力的巧思和努力,暗示诗歌创作并非完全依赖天赋,更多的在于对技巧的掌握与心灵的感悟。尤其是“莫拟世俗纷华虫”,更是对当时世俗风气的批判,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我表达。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百篇古体”、“大千沙界”等意象描绘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呼唤人们在传统与个性之间找到平衡。最后,张镃以“老夫衣钵当传公”结束,表达了愿意传授自己创作经验的心情,展现了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意义,强调了个人努力和内心真实的重要性,同时批判了浮华的世俗风气,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声音。
张镃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剪裁云雾”在诗中比喻什么?
张镃希望朋友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