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时间: 2025-04-27 05:00:07

诗句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07

原文展示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作者:温庭筠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尽头,作者与朋友在裴氏林中探寻钓竿的情景。小道弯弯曲曲,杂草丛生。阳光透过荒凉的竹林,温暖而柔和,春园里充满了生机。作者倚杖而息,感到疲惫和羞愧,徘徊在温暖的阳光中,恋恋不舍。为了寻找那美丽的节气,剪断了苍翠的竹根。土地封闭,修长的茎孤零零地立着,树林中余留的竹箨在微风中翻动。作者的心在于所爱的事物,并不一定要去寻找湘水和沅水。

注释

  • 互纇直:小路蜿蜒曲折。
  • 茅棘:指杂草。
  • 暧暧:温暖、柔和的样子。
  • 倚杖:依靠竹杖,表示作者疲倦。
  • 婵娟节:指美好的时节,可能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个。
  • 剪破苍筤根:剪断竹子根部,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对春天的珍惜。
  • 适心:适合心意,心中所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溪,唐代诗人,擅长词,尤其以“花间派”著称。他的词清丽俊逸,风雅而富有情感,常表达对美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尽之际,作者与朋友相约游历,意在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诗中则流露出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惆怅。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作者的心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首联以“互纇直”开头,直入主题,勾勒出一条曲折的小径,暗示着人生道路的复杂与多变。接着“晴阳入荒竹”一句,将阳光与荒凉的竹林结合,体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自然的恢复生机,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随后,作者倚杖而息,表现出一份疲惫与对春日的留恋。此时,春天的气息似乎在呼唤着他,让他不愿离去。诗中“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则是对美好时节的向往与追寻,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提到“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表达了作者对心灵所向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追寻更为重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互纇直:描绘了小路的曲折,象征人生的道路。
  2. 茅棘亦已繁: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
  3. 晴阳入荒竹:阳光透过竹林,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4. 暧暧和春园:温暖的春园,给人以舒适感。
  5. 倚杖息惭倦:表现作者的疲惫与对春日的留恋。
  6. 徘徊恋微暄:在温暖中徘徊,显露出对春天的眷恋。
  7. 历寻婵娟节:追寻美好的时节,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8. 剪破苍筤根:剪断竹根,象征着珍惜春天的短暂。
  9. 地闭修茎孤:孤独的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0. 林振馀箨翻:竹箨的摇动,表现着春天的生机。
  11. 适心在所好:心中所爱,表达了内心的追求。
  12. 非必寻湘沅:强调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追寻更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晴阳入荒竹”比喻温暖的春天。
  • 拟人:对春天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工整而富有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满足,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小径:人生的道路,隐喻人生的曲折。
  • 阳光:温暖与光明的象征。
  • 竹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孤茎:象征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温庭筠
    • C. 杜甫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婵娟节”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节气
    • B. 鱼的品种
    • C. 一种植物
    • 答案:A
  3. 诗中“适心在所好”表达了什么?

    • A. 对外在事物的追求
    • B. 内心的满足与追求
    • C. 对友人的依赖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温庭筠的《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
    • 前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放,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辛未元日上楼参政攻愧斋先生 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赠洞霄道士 诸葛仁叟县丞极贫能保风节有权贵招之不屑其行 寄寻梅 江村晚眺二首 遇淮人问蕲黄之变哽噎泪下不能语许俊不解围 事机 海月星天之观 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砺带河山 飞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包含彩的词语有哪些 清徽 心谤腹非 惨淡 包含公的成语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蚩蚩蠢蠢 户字头的字 胡言乱语 投竿 树牙 包含窥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缘鹄饰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