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42
雨中花慢
作者:苏轼 〔宋代〕
嫩脸羞蛾,因甚化作行云,却返巫阳。
但有寒灯孤枕,皓月空床。
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凰。
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丹青画,无言无笑,看了漫结愁肠。
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
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
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女性的柔美与惆怅。她的面容如花般娇羞,难以承受世事的变迁。曾经的情侣间的亲密如云雨般缠绵,如今却只能独自对着寒灯孤枕,皓月照在空床上。作者回忆起当初的欢愉时光,曾经如同鸾凤般的情意,怎料时光荏苒,春天的桃李只在一夜之间被风霜侵蚀。那些丹青画中没有言语和笑声,只能令他心生愁肠。衣襟袖子上还留有淡淡的香气,渐渐被时间所淡化。醉中忘却的往事,在酒后思量中又浮现出来,自己实在应该辜负了你,枕边的珠泪,万点千行。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而闻名。苏轼的创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雨中花慢》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风波、个人遭遇困境之时。此时的苏轼,常常在酒中寻求慰藉,借酒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折射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雨中花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将一个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嫩脸羞蛾”的形象,展现了女子的娇羞与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却如影随形,令人心痛。
通过“寒灯孤枕,皓月空床”的意象,词人传达了对失去爱人的深切怀念。曾经的甜蜜如“云雨”般缠绵,而今却如“风霜”般无情,令人无法释怀。苏轼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构建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使人不仅感受到个体的情感波动,更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后续的情节中,词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却又在酒后反思,陷入更深的愁绪。这种矛盾的情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泪珠如同点点滴滴的思念,令人心碎。
整首词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苏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选择题:苏轼在《雨中花慢》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灯孤枕,皓月空床”主要表现了__的意境。
判断题:苏轼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来增强情感的表现。(对/错)
苏轼的《雨中花慢》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无奈,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加强调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爱的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差异,但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