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时间: 2025-04-26 11:56:13

诗句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13

原文展示: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白话文翻译:

太湖的山脉如同古老的骨架,形成了一片壮美的峰峦,气势恢宏而不孤独。小径上覆盖着三层厚厚的苔藓,河流在墙角缓缓流淌。已经知道山谷口有许多花草药材,只是林间缺少了猕猴和松鼠。谁来陪伴我在此游玩,是否有那位老人愿意在家中呼唤我呢?

注释:

  • 太湖:中国著名湖泊,水域广阔,风景秀丽。
  • 万穴:指山脉中众多的山洞或山穴,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复杂结构。
  • 峰岚:峰峦与云雾,指山的壮丽与变化。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表现出自然的幽静。
  • 林间落狖鼯:猕猴与松鼠,指山林中常见的小动物,象征自然的生机与乐趣。
  • 巾鞋:古代文人出游时所穿的简便鞋,表现出轻松的游玩状态。
  • 里中遗老:指在家中年长者,形成一种对家庭生活的眷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风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在徐都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新居周围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表现了他渴望与友人共游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假山和自然环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太湖周围的山水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太湖万穴古山骨”,以“山骨”作为形象的比喻,展现出山脉的古老与雄伟,表现出一种力量感。紧接着的“共结峰岚势不孤”,则传达了山的壮观与气势,仿佛在说,虽有孤独的高峰,却因相连的峰峦而不显孤单,表现了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苔径三层平木末”,描绘了自然小径的宁静与幽深,苔藓的层叠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诗中提到的“河流一道接墙隅”,则将视线引向了水流的柔和,与山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机的关注,也隐含了对游乐生活的渴望。“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在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渴望在美丽的自然中与友人共享欢乐。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与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湖万穴古山骨:描绘太湖一带的古老山脉,形象生动。
  2. 共结峰岚势不孤:山脉连接在一起,显示出其壮观气势。
  3. 苔径三层平木末:小路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显得静谧而幽深。
  4. 河流一道接墙隅:河水在墙角流淌,增添了自然的灵动。
  5. 已知谷口多花药:山谷中已有丰富的植物,表现出生命的多样性。
  6. 只欠林间落狖鼯:缺少活泼的动物,增添了对自然生机的渴望。
  7. 谁侍巾鞋此游乐:期待有朋友陪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8. 里中遗老肯相呼:希望有年长者在家呼唤,即对家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脉比作“古山骨”,生动形象。
  • 对仗:如“苔径三层”“河流一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叠加的意象增强景色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与永恒,表现自然之美。
  • :象征活力与流动,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苔藓:象征沉静与岁月,暗示时间的流逝。
  • 动物:如猕猴和松鼠,象征生命的活跃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湖”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湖南
    • D. 湖北
  2. “苔径三层平木末”中,苔径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 A. 生机
    • B. 宁静
    • C. 热闹
    • D. 复杂
  3.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 A. 狐狸和狼
    • B. 狐狸和狍子
    • C. 猕猴和松鼠
    • D. 熊和鸟

答案:

  1. A. 浙江
  2. B. 宁静
  3. C. 猕猴和松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风光,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庐山谣》:展现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梅尧臣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常以豪放的气质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 王维《鸟鸣涧》:同样表现山水与动物的和谐,意境相近,但王维更突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典》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转应曲 转应曲 转应曲 转应曲 其二 春闺 转应曲 其一 送别 转应曲 和日观并寄 转应曲·寒梦 佳人醉 佳人醉 本事 佳人醉 梁溪道中积雨乍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此唱彼和 深文周纳 馬字旁的字 杯蛇鬼车 般若汤 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崭露锋芒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目眩头昏 赤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建寅月 包含瘟的词语有哪些 鼠眼 愣神儿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