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13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太湖的山脉如同古老的骨架,形成了一片壮美的峰峦,气势恢宏而不孤独。小径上覆盖着三层厚厚的苔藓,河流在墙角缓缓流淌。已经知道山谷口有许多花草药材,只是林间缺少了猕猴和松鼠。谁来陪伴我在此游玩,是否有那位老人愿意在家中呼唤我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风光。
此诗写于梅尧臣在徐都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新居周围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表现了他渴望与友人共游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假山和自然环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追求与向往。
梅尧臣的《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太湖周围的山水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太湖万穴古山骨”,以“山骨”作为形象的比喻,展现出山脉的古老与雄伟,表现出一种力量感。紧接着的“共结峰岚势不孤”,则传达了山的壮观与气势,仿佛在说,虽有孤独的高峰,却因相连的峰峦而不显孤单,表现了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苔径三层平木末”,描绘了自然小径的宁静与幽深,苔藓的层叠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诗中提到的“河流一道接墙隅”,则将视线引向了水流的柔和,与山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机的关注,也隐含了对游乐生活的渴望。“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在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渴望在美丽的自然中与友人共享欢乐。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与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太湖”是指哪个地方?
“苔径三层平木末”中,苔径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