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42
谁言出相是山东,今日求贤欲致功。
玉馔满盘来禁里,鹄羹分鼎下天中。
但知恺弟酬君赐,旧讶权舆向国风。
曾笑侏儒饱欲死,宜思薇蕨不忘忠。
谁说做宰相都来自山东呢?今天我们需要贤才来为国家出力。
满盘珍馐被端到禁宫里,天上有鸿鹄之羹在鼎中分配。
只知道恺弟(指范景仁)是受君恩厚的,曾对权势的舆论感到惊讶。
曾经嘲笑那些矮小的人因贪吃而死,应该想起薇蕨,以此不忘忠诚。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作风清新,擅长五言诗,尤以咏史诗见长。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现实的关心和对忠义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需要贤才之际,梅尧臣在王景彝的殿中杂题中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和对忠诚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贤才的渴求和对忠义的强调,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诗的开头用“谁言出相是山东”引出主题,反映了对人才的地理限制的质疑,进而引入“今日求贤欲致功”,显示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接下来的“玉馔满盘”和“鹄羹分鼎”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与腐败,暗示社会的浮华与现实的乖离。
诗中提到的“恺弟”指范景仁,表明了诗人与其之间的关系,似乎在告诫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能只沉迷于享乐中。最后一句“宜思薇蕨不忘忠”则是诗人以植物象征忠贞,强调忠诚的重要性,从而呼唤人们要有忠义之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梅尧臣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强调对贤才的渴求与忠诚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恺弟”指的是谁?
“玉馔满盘来禁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中的“薇蕨”象征什么?
答案:1. B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