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9
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
灯下络纬鸣,林端河汉白。
纤缕自有绪,虚轮运无迹。
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
在蚕月时节,必定要开始纺织,丝车正好被挑起,飞快地运转。
在灯下,虫鸣声声,窗外的林边,银河显得十分明亮。
细细的丝线自有其方向,旋转的轮子却没有任何痕迹。
双手已经辛劳,谁还用得着刀尺去量?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诗人,文学家。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细腻入微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的繁忙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蚕丝的纺织过程,反映了当时人们勤劳的生活状态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
梅尧臣的《蚕首十五首其十三纺车》以纺车为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蚕丝纺织的场景。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从“蚕月必纺绩”的开头,便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农忙季节,给人一种自然与生活交融的感觉。同时,诗中“灯下络纬鸣”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也映射出劳动者在忙碌中的孤独与坚持。诗的后两句则深刻地表现出劳动的艰辛,尽管手腕已经劳累,但仍需依靠工具去完成工作,这种对比也让人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劳动者的深切理解。梅尧臣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想,令人思考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劳动的尊严。
诗歌以蚕丝纺织作为主题,展现劳动的尊严和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传递出诗人对勤劳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者的敬意。
蚕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四月
c) 八月
诗中提到的“虚轮”指的是什么?
a) 轮船
b) 纺车的轮子
c) 自行车的轮子
诗中“腕手已为劳”强调了什么?
a) 劳动的艰辛
b) 劳动的乐趣
c) 劳动的无聊
梅尧臣的《纺车》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和劳动的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劳动的艰辛与美,而后者则更加关注生命的流逝与离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