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42:16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 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 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 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 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夏天的雨水使湖水更加深幽,西风吹落了秋天的芙蓉花。飞雪在阴暗的天空中,云彩轻轻拂过大地,新蒲从水中冒出,柳影摇曳在洲上。湖上四季的景色总是看不够,人生如浮云般漂泊不定。解开心扉微笑并不容易,主人有酒,君子应当留步。你不见钱塘的官员们,早晨推囚,晚上决狱,何时才能休息呢?城市的人不懂江湖的幽静,似乎与蟪蛄闲聊着春秋。试想江湖置于城市,犹如麋鹿在洲汀上游荡。高人无心,随意停留,随波逐流。旧友难留,得意时也难以长久。你不见抛官的彭泽令,琴无弦,酒在巾中,醉意朦胧时让客人离去。田间水声潺潺,插秧未遍,麦子已是秋收。我们相携在苦竹寺烧笋,却又下去踏着藕荷花洲。船头切割鲜嫩的细缕缕,船尾飘来玉香浮浮。迎风吃饱,得以安睡,不愿让世事细节留在心中。你不见壮士憔悴,饥饿时谋求食物,口渴时渴望饮水,功名有时却难以放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被誉为“词中之龙”。
这首诗是苏轼与蔡准郎中的一次游西湖的应邀之作。诗中通过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人生、对友谊、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与态度。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思考。开头部分描绘了湖面在夏雨后的深幽与寂静,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接着诗人通过“飞雪暗天”及“新蒲出水”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诗中“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珍贵。
随着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诗人将话题转向世俗的官场与人情世故,强调了对世俗名利的看淡。在“君不见钱塘宦游客”一段,诗人对宦海浮沉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引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内心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
...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彭泽令”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湖上四时看不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