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4:09
西江月 黄州中秋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间的事如同一场大梦,人生中经历几次秋天的凉意。
夜里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看看你眉头和鬓角的白发。
酒价便宜常常愁苦客人太少,明亮的月光常常被云层遮挡。
中秋节谁来和我一起分享这孤独的月光?我举杯凄然地向北方眺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作品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西江月 黄州中秋》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中秋之夜,诗人在生离死别、政治失意、生活困苦的背景下,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抒发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开头两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用梦境和秋凉的意象,传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深刻认识。接着,夜晚的风声和树叶的鸣响,衬托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氛围,“看取眉头鬓上”则让人想到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中间两句“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酒虽便宜,但常常没有客人来陪伴,月光也常常被云层遮挡,意象中蕴含着孤独和失落之感。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更是将孤独推向极致,诗人举杯向北遥望,沉浸在凄凉的思绪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以中秋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追求情感寄托与人生哲理的探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孤独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在孤独中寻找情感寄托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大梦”指的是:
A. 人生的虚幻
B. 美好的未来
C. 甜美的梦境
诗中提到的“酒贱常愁客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失落
C. 满足
“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的“孤光”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诗人的孤独
C. 亲友的陪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