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疏影 咏絮》

时间: 2025-04-27 12:12:36

诗句

湖亭水阁。

正暮春气候,花影香陌。

似梦繁华,零乱颠狂,一任燕衔鱼啄。

閒抛浪掷离枝去,莫细问、岂甘摇落。

纵系得、万缕千丝。

怎敌一天风恶。

惜取流光逝水,试从河汉渡,休怪轻薄。

悄扑云鬟,暗贴梅妆,应是旧时相约。

沈园柳老吹绵早,只闻道、素心难却。

欹醉看、迷失楼台。

霜月荻花帘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36

原文展示:

湖亭水阁。正暮春气候,花影香陌。似梦繁华,零乱颠狂,一任燕衔鱼啄。閒抛浪掷离枝去,莫细问岂甘摇落。纵系得万缕千丝。怎敌一天风恶。惜取流光逝水,试从河汉渡,休怪轻薄。悄扑云鬟,暗贴梅妆,应是旧时相约。沈园柳老吹绵早,只闻道素心难却。欹醉看迷失楼台。霜月荻花帘幕。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的亭子和水阁中,正值春末的时节,花影洒落在芬芳的小路上。那繁华如梦,虽然零乱颠狂,却任由燕子衔着鱼在水中啄食。我随意将枝头的花瓣抛掷而去,也不必细问那是否甘心摇落。即使能系住万缕千丝的情感,又怎能抵挡一天的狂风?珍惜那流逝的光阴与流水,试着从银河渡过,莫怪我如此轻薄。悄悄扑向你的云鬟,暗暗贴上梅花的妆容,想必这应是旧时的约定。沈园的柳树因老去而早早吹起绵绵细雨,只听得那素心难以割舍。醉眼微斜看着迷失的楼台,透过霜月和荻花的帘幕。

注释:

  • 湖亭水阁:指湖边的亭子和水阁,是诗人描绘的场景。
  • 暮春气候:春末的气候,暗示温暖和花开的季节即将结束。
  • 燕衔鱼啄:燕子衔着鱼在水中啄食,体现自然的动态和生机。
  • 万缕千丝:比喻复杂的情感。
  • 河汉:指银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难以触及的理想。
  • 沈园:古代名园,可能是指作者心中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鉴才,现代诗人,作品常感叹人生无常,情感细腻,独具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末的午后,诗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以及情感的流逝,借景抒情,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之无奈。

诗歌鉴赏:

《疏影 咏絮》描绘了一幅春末的美丽画卷,诗人在湖边的亭阁中,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湖亭水阁”、“暮春气候”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伤感的氛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繁华梦境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诗中蕴含的情感深刻而复杂:对往昔的追忆、对流逝的惋惜、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纵系得万缕千丝,怎敌一天风恶”一句,诗人将情感的脆弱与外界的无情对比,显示出个人情感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此外,诗中多用拟人手法,如“悄扑云鬟,暗贴梅妆”,让自然与人情相互交融,构建了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短暂,最终以“霜月荻花帘幕”收尾,留下深远的余韵,令人反思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湖亭水阁: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
    • 正暮春气候:意味着春天将尽,预示着情感的流逝。
    • 似梦繁华:梦幻般的繁荣,让人沉醉。
    • 一任燕衔鱼啄: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生机。
    • 莫细问岂甘摇落:不要细问花瓣的落去,暗含对失去的无奈。
    • 怎敌一天风恶:情感脆弱,无法抵挡外界的变迁。
    • 惜取流光逝水:珍惜时间的流逝。
    • 应是旧时相约:指回忆往昔的美好约定。
    • 霜月荻花帘幕:画面描写的细腻,意境深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去秋来。
    • 拟人:自然现象如“扑云鬟”赋予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惜取流光逝水,试从河汉渡”。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惘,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湖亭水阁:象征着宁静与优雅的生活。
  • 暮春: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燕子、鱼: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自由。
  • 流光逝水:代表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歌中“暮春”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结束?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纵系得万缕千丝,怎敌一天风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坚定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人生的满足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沈园”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一种花
    • C. 一种情感
    •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金鉴才《疏影 咏絮》 vs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但金鉴才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而白居易则在历史与生命的沉重中表达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 《现代诗人金鉴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浣溪纱 山亭宴(湖亭宴别) 少年游(双调) 诉衷情(林钟商) 踏莎行(中吕宫) 山亭宴慢(中吕宫) 采桑子(双调) 忆秦娥(般涉调) 减字木兰花(林钟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搥床捣枕 风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受祸 肉字旁的字 拍马 难言之隐 十二时虫 粉白黛黑 飞谋荐谤 弋字旁的字 祥麟 忆莼菜 古今中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