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7:53
一间老屋,在万山深处,四面皆竹。
竹里开门,流水声中,有人把卷初读。
琅嬛自昔偷游去,正洞口痴龙眠熟。
想书中乱走红蟫,仙字也都盈腹。
试看夕阳天外,芙蓉十二朵,朵朵寒绿。
便欲将身,画里寻诗,也算片时清福。
南湖此去无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
问几时瘦袜宽鞋,来与白云相逐。
在万山深处有一间老屋,周围都是竹林。
竹子间开着门,流水声中,有人在阅读书卷。
琅嬛山的游人早已离去,正是洞口的懒龙在酣睡。
想象书中那些乱飞的红蟫,连仙字也都饱满。
看看夕阳在天边,芙蓉花开了十二朵,朵朵都是寒绿。
我便想要身临画中,去寻觅诗句,这也算是一时的清福。
南湖的路不远,但我却笑自己无法超脱世俗。
不知何时能穿上宽松的鞋袜,与白云一同游荡。
赵庆熹,清代诗人,生于官宦家庭,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后隐居山林,专注于书法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为题材。
这首诗创作于赵庆熹隐居后,反映了他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疏影》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开篇以“老屋”“万山深处”“四面皆竹”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幽的山居环境,给人以宁静和安然之感。诗中通过“流水声中,有人把卷初读”,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在自然怀抱中,书籍带来的心灵慰藉。
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游览,提及“琅嬛自昔偷游去”,表现了一种对过去悠闲时光的怀念。而“正洞口痴龙眠熟”则是对自然的描绘,象征着一切皆在无忧无虑中。
在想象书中“乱走红蟫”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接下来的“夕阳天外,芙蓉十二朵”,则描绘了夕阳下的花卉,营造出一种清丽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南湖此去无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表明了对自身处境的自省,表现出对世俗的释然与不羁的情怀,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在自然的美好中,展现了诗人的心灵状态,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传递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平和,展现出一种闲适、清幽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庆熹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琅嬛”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座名山
C. 一种花
诗中“便欲将身,画里寻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金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