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53:39
原文展示:
陇云知我欲船开,
飞过江东还复回。
不似周颙趋阙去,
山灵应许却归来。
白话文翻译:
山上的云知道我想要乘船出发,
它飞过江东又回到了原地。
这不同于周颙去朝廷请求的那种急切,
山中的灵气应允我,终究会返回故乡。
注释:
典故解析:
周颙是唐代的名士,被称为“求官”的典型。他在诗中被用作对比,强调作者对自然归属的向往与周颙急于出仕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眷恋和对官场的淡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士宗,号孤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蕴含对社会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归属与自由的渴望,反映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官场的漠视。开头两句通过“陇云”与“船开”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山中的云似乎能够理解诗人的心情,象征着自然的灵性。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引入周颙的形象,强调了诗人与他之间的差异。周颙急于趋阙,追求名利,而诗人则更愿意依恋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同时抒发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归隐的理想,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反感,拟人手法使得“陇云”具有了感知能力,增强了自然与人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反映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自然的向往,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陇云”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灵动
B. 追求名利
C. 归属感
D. 失落感
周颙在诗中代表了什么态度?
A. 归隐的态度
B. 急于求官的态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陈与义的《别诸周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归宿与安宁的向往,但王维更多地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而陈与义则是对官场失望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