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32
疏影 咏金丝荷叶
作者:曹贞吉 〔清代〕
丝萦别浦。似嫩荷出水,青青如许。
弱蒂牵风,乍密还疏,不碍蜻蜓来路。
何人种向西窗外,添几点黄昏微雨。
若遣伴翠盖红衣,玉井更无寻处。
谁把嘉名锡汝。傍荭塘蓼岸,歌罢金缕。
浅碧初匀,手弄柔波,淡沲难成珠露。
深秋怕作阑珊别,共三十六陂凄楚。
且逐他荇叶田田,一曲风潭清暑。
这首诗描写的是金丝荷叶的疏影,荷叶如同嫩荷从水中升起,颜色青翠。微风轻拂,荷叶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却丝毫不妨碍蜻蜓的飞舞。是谁在西窗外种下这片荷叶,增添了几分黄昏的细雨?如果能让红衣翠盖相伴,玉井之中便再无寻觅之处。是谁把美名赐予你?在荭塘边、蓼岸旁,歌声已罢,金缕轻声回响。浅碧的荷叶刚刚展开,我用手轻轻拨弄着柔波,淡淡的水面难以凝聚成珠露。深秋时节,怕是会成为凄凉的别离,与三十六陂的景色一同哀伤。且让我们追逐那田田的荇叶,一曲清风下的水潭带来一丝清凉。
作者介绍:曹贞吉,清代诗人,擅长咏物和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脱俗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对金丝荷叶的赞美与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在清代园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荷花及其叶子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高洁与纯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金丝荷叶的清丽与自然之美。开头部分以“丝萦别浦”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荷叶如丝带般轻盈,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之后,诗人通过对微风和蜻蜓的描写,表现出荷叶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提到“何人种向西窗外”,这不仅是对荷叶来源的好奇,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添几点黄昏微雨”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美感,仿佛在黄昏时分,雨水轻轻洒落在荷叶上,增添了一丝温柔的情绪。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深秋时节的凄凉与离别情绪显露无遗。尤其是“共三十六陂凄楚”,将自然与人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在最后一句“且逐他荇叶田田,一曲风潭清暑”,则带来了一丝希望与清凉,仿佛在呼唤人们去追逐那清新的自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秋天的惆怅。通过对荷叶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柔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荷叶在诗中是用什么形容词来描写的?
A. 白色
B. 青青
C. 红色
诗中提到的“蜻蜓”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灵动与自由
C. 孤独
“深秋怕作阑珊别”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