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1: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3:08
武陵春·叮嘱阎公归故里
作者: 王哲 〔元代〕
叮嘱阎公归故里,
传语醴泉人。
可可贪求莫恨嗔,
赢取好精神。
只此堪能为大道,
何必苦寻真。
稍稍诸公悟此身,
便是出嚣尘。
这首诗是对阎公的叮嘱,希望他回到故乡,向醴泉的人传达一些话。人们在追求欲望时,不要心生怨恨,而应当获得好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大道,何必苦苦去追寻真理呢?如果大家稍微领悟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醴泉”可能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或理想的生活状态,常被用来象征清净与和谐的生活。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成就,作品常体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对阎公的关心与叮嘱,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追求名利与精神境界之间的抉择。
王哲的《武陵春·叮嘱阎公归故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叮嘱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以“叮嘱”开篇,展现了一种亲切的情感,仿佛在与朋友进行一场温暖的对话。诗人提醒阎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追求。
“可可贪求莫恨嗔,赢取好精神”,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常有的贪求与执念。诗人告诫我们,真正的快乐与精神的富足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安宁。接下来的“只此堪能为大道,何必苦寻真”,更是将这一思考推向了哲学的高度,强调了内心的感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后两句“稍稍诸公悟此身,便是出嚣尘”,不仅是对众人的劝诫,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诗人希望大家都能有所领悟,从而超脱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元代诗人在面对人生时的智慧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与对比,例如通过“贪求”与“精神”形成对比,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外在的追求的不同。同时,整首诗使用了平仄的对仗,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忽视内心的精神追求,真正的智慧在于自我领悟与超脱世俗的纷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阎公”是指谁?
A. 一位名士
B. 一位神仙
C. 诗人的朋友
“可可贪求莫恨嗔”中“可可”意思是?
A. 一种食物
B. 贪求的心态
C. 快乐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便是出嚣尘”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纷扰
C. 归隐山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哲的《武陵春·叮嘱阎公归故里》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感悟,但王哲的诗更强调内心的精神追求,而李白则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中寄托了对人生的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