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武陵春·遥望*山山正好》

时间: 2025-07-27 11:24:02

诗句

遥望*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

佳节春温春昼长。

最好泛霞浆。

酩酊歌欢忘世虑,吟笑胜轻狂。

来往仙乡。

过此庆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4:02

武陵春·遥望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原文展示:

遥望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
佳节春温春昼长。最好泛霞浆。
酩酊歌欢忘世虑,吟笑胜轻狂。
来往仙乡。过此庆重阳。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山景如画,花香四溢,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最好的就是在这个佳节里泛舟饮酒,酩酊大醉中高歌畅饮,忘却世间的烦恼,吟唱欢笑比轻狂更胜一筹。来往于仙乡,过了这个重阳节。

注释:

  • 莹莹:形容光亮而透明的样子,这里指花香四溢的景象。
  • 佳节:指美好的节日,常指重阳节。
  • 霞浆:泛指美酒,霞光的颜色像酒一样美丽。
  • 酩酊:指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的状态。
  • 仙乡:理想的、超凡脱俗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处玄,元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见称,主要创作以抒情为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对佳节的庆祝,以及对人世烦恼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武陵春·遥望》是一首表现春天美好景色和节日欢庆的词作。诗中开篇以“遥望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描绘了春日的秀丽景色,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随着佳节的到来,春温和煦,白昼漫长,诗人不禁想要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乘舟游玩,尽情饮酒,体味生活的乐趣。诗中“酩酊歌欢忘世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与对烦恼的抛弃,流露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过此庆重阳”,既是对节日的祝愿,也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以欢快的语调和轻松的氛围,传达了对自然、生活和节日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望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远处的山景如画,花香扑鼻而来。
    • “佳节春温春昼长”:春天的佳节温暖而白昼漫长。
    • “最好泛霞浆”: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这时节泛舟饮酒。
    • “酩酊歌欢忘世虑”:醉酒高歌,忘却一切世俗烦恼。
    • “吟笑胜轻狂”:吟唱欢笑的状态,胜过轻狂的举动。
    • “来往仙乡”:往返于理想的仙境。
    • “过此庆重阳”:度过这个重阳节。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霞浆”比喻美酒)、拟人(如“莹莹正芬芳”)、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重阳节的庆祝,以及对人生洒脱态度的表达。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花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霞浆:象征着美酒与欢庆,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 仙乡:象征着理想与超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指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酩酊歌欢忘世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忧虑
    • C. 欢乐
    • D. 思念

答案

  1. B. 重阳节
  2. C. 欢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处玄的《武陵春·遥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但刘处玄更强调节日的欢庆气氛,而苏轼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 《诗词品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寄山中王参 冬夜送人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赠卢明府闲居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闲云 寒食日怀寄友人 送人归华下 送泰禅师归南岳 红蔷薇花 友人寒夜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菅蒯 运筹设策 滓敝 包含荐的成语 焚琴鬻鹤 包含擗的词语有哪些 玉堂人物 比字旁的字 焚林而狩 单耳刀的字 毛字旁的字 宿屋 同字框的字 写真 包含枘的词语有哪些 猘猴舞 虫字旁的字 能不称官 包含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