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楞严大师》

时间: 2025-05-10 11:21:54

诗句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21:54

原文展示:

寄楞严大师 文同 〔宋代〕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白话文翻译:

在锦官城里的寺庙中,有一间禅室宛如云中的山峰。 秋天水位下降,吟咏声如鼎中水声,夜晚霜降,讲经声如松间风声。 在斋室中,尘埃落入钵中,出定后,藓苔生长在竹杖上。 曾经聆听过深奥的佛法,居住时常梦见清晨的钟声。

注释:

  •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
  • 云峰: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水缩秋吟鼎:形容秋天水位下降,吟咏声如鼎中水声。
  • 霜低夜讲松:形容夜晚霜降,讲经声如松间风声。
  • 住斋尘入钵:指在斋室中,尘埃落入钵中,象征修行中的清净。
  • 出定藓生筇:指出定后,藓苔生长在竹杖上,象征修行后的自然状态。
  • 三摩义:指佛教中的三摩地,即禅定。
  • 梦晓钟:梦见清晨的钟声,象征修行中的觉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此诗是文同寄给楞严大师的,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

创作背景: 文同在成都任职期间,对当地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楞严大师的禅修生活深感敬佩。此诗可能是他在成都期间,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之情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以“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开篇,将禅室比作云中的山峰,形象地表达了禅修者超然物外的心境。颔联和颈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进一步强化了禅修生活的清净与自然。尾联“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则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禅修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 首联以“锦官城里寺”点明地点,以“一室若云峰”形容禅室的高远与超然。
  2.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 颔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表达了禅修生活的清净与自然。
  3.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 颈联通过对禅修细节的描绘,如“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进一步强化了禅修生活的清净与自然。
  4.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 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室若云峰”,将禅室比作云中的山峰,形象地表达了禅修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 拟人:如“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拟人化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通过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禅修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之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云峰、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三摩义、梦晓钟。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修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生活的清净与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锦官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成都 B. 北京 C. 南京 D. 西安

  2. 诗中的“一室若云峰”比喻的是什么? A. 禅室 B. 山峰 C. 云朵 D. 寺庙

  3. 诗中的“三摩义”指的是什么? A. 禅定 B. 佛教 C. 道教 D. 儒家

答案:

  1. A. 成都
  2. A. 禅室
  3. A. 禅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禅修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文同的《寄楞严大师》:两首诗都描绘了禅修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而文同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同的诗歌风格。
  • 《禅宗诗歌鉴赏》:对禅宗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文同的诗歌。

相关查询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其二 有美堂暴雨 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和仲伯达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 壶中九华诗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 徐熙杏花 和人见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兼人之量 少嫩 弄鬼弄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兼覆无遗 汪洸 辵字旁的字 境结尾的成语 黄结尾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贵常 笋瓜 气杀钟馗 挢诬 一字旁的字 羽翮飞肉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