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日湖亭试笔》

时间: 2025-04-27 06:33:40

诗句

亭台清凉水竹净,爱此来避蚊与蝇。

莲花窥人类楚女,野鸟弹舌如胡僧。

旋来开卷坐松荫,却把钓竿沿石棱。

二年何幸尔足乐,惭报上恩无所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40

原文展示:

夏日湖亭试笔 文同 〔宋代〕 亭台清凉水竹净,爱此来避蚊与蝇。 莲花窥人类楚女,野鸟弹舌如胡僧。 旋来开卷坐松荫,却把钓竿沿石棱。 二年何幸尔足乐,惭报上恩无所能。

白话文翻译:

在清凉的亭台和水竹环绕的环境中,我喜欢来这里躲避蚊蝇的骚扰。 莲花仿佛在窥视着人们,宛如楚地的女子,野鸟的鸣叫声如同胡地的僧人在诵经。 我随即打开书卷坐在松树的阴影下,然后拿起钓竿沿着石棱垂钓。 这两年我多么幸运能够如此快乐,却惭愧地回报上天的恩赐,我无所作为。

注释:

  • 亭台:指建在水边的亭子。
  • 水竹:水边的竹子。
  • 窥人:偷偷地看人。
  • 类楚女:像楚地的女子,形容莲花美丽。
  • 弹舌:鸟鸣声。
  • 如胡僧:像胡地的僧人,形容鸟鸣声奇特。
  • 旋来:随即来。
  • 开卷:打开书卷。
  • 松荫:松树的阴影。
  • 钓竿:钓鱼用的竿子。
  • 石棱:石头的边缘。
  • 二年:指过去的两年。
  • 何幸:多么幸运。
  • 尔足乐:如此快乐。
  • 惭报:惭愧地回报。
  • 上恩:上天的恩赐。
  • 无所能:无所作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此诗描绘了夏日湖亭的清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夏日湖亭中试笔时所作,通过对湖亭清凉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过去两年平静生活的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湖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凉的水竹、窥人的莲花、鸣叫的野鸟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莲花窥人类楚女,野鸟弹舌如胡僧”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莲花和野鸟赋予了人的特质,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旋来开卷坐松荫,却把钓竿沿石棱”,则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二年何幸尔足乐,惭报上恩无所能”,则透露出作者对过去两年平静生活的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愧疚。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夏日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台清凉水竹净”:首句描绘了湖亭的清凉环境,水竹环绕,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
  2. “爱此来避蚊与蝇”:次句表达了作者喜欢来这里躲避蚊蝇的骚扰,体现了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3. “莲花窥人类楚女”: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莲花比作楚地的女子,形象生动。
  4. “野鸟弹舌如胡僧”:第四句同样运用拟人手法,将野鸟的鸣叫声比作胡地的僧人在诵经,富有情趣。
  5. “旋来开卷坐松荫”:第五句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坐在松树的阴影下读书。
  6. “却把钓竿沿石棱”:第六句则展现了作者垂钓的情景,沿着石棱垂钓,生活悠闲。
  7. “二年何幸尔足乐”:第七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两年平静生活的满足。
  8. “惭报上恩无所能”: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愧疚。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莲花窥人类楚女,野鸟弹舌如胡僧”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人的特质,形象生动。
  • 比喻:诗中“莲花类楚女”和“野鸟如胡僧”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莲花和野鸟比作楚女和胡僧,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两年平静生活的满足和对上天恩赐的感激。

意象分析:

  • 亭台、水竹:清凉的环境,象征宁静和清新。
  • 莲花:美丽而神秘,象征纯洁和高雅。
  • 野鸟:鸣叫声奇特,象征自然的声音和活力。
  • 松荫:悠闲的读书环境,象征宁静和安逸。
  • 钓竿:悠闲的垂钓活动,象征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莲花窥人类楚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野鸟弹舌如胡僧”中的“弹舌”指的是什么? A. 鸟的鸣叫声 B. 鸟的舌头 C. 鸟的动作 D. 鸟的羽毛

  3. 诗中“二年何幸尔足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两年平静生活的满足 B. 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C.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D. 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同《夏日湖亭试笔》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加细腻,苏轼的赋更加宏大。
  • 文同《夏日湖亭试笔》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忆秦娥 秋夜 忆秦娥 题画兰、玉簪 忆秦娥 秋暮书怀 忆秦娥 忆秦娥 蓼花 忆秦娥 子规 忆秦娥 镫花二首 其一 忆秦娥 忆秦娥·花蹊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羝羊絓棘 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弥天之罪 象则 死求白赖 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相王 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刑马作誓 巳字旁的字 一路之哭 革字旁的字 刀笔老手 枯杨之稊 寂天寞地 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