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秦娥 蓼花》

时间: 2025-07-31 23:36:10

诗句

秋江渺。

秋心独展幽芳悄。

幽芳悄。

护臂纱轻,注唇丹小。

芦花风乱汀洲绕。

采芳人远知音少。

知音少。

几叶渔船,一轮残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3:36:10

原文展示:

忆秦娥 蓼花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秋江渺。
秋心独展幽芳悄。
幽芳悄。
护臂纱轻,注唇丹小。
芦花风乱汀洲绕。
采芳人远知音少。
知音少。
几叶渔船,一轮残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色,江面渺茫,秋天的心情在幽静的花香中独自绽放。轻薄的纱衣包裹着臂膀,红唇如丹,映衬着柔美的姿态。芦花在风中摇曳,江洲的岸边环绕着。远方采花的人少,有知音的人更少。几只渔船在水面上漂浮,残照映照着这一切。


注释:

  • :形容水面广阔而模糊。
  • 幽芳:指花香幽静而芳香。
  • 护臂纱轻:形容衣物轻薄,护住手臂。
  • 注唇丹小:形容涂抹口红,红唇娇小。
  • 芦花:指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
  • 汀洲:指江边的沙洲。
  • 采芳人:指采集花草的人。
  • 知音少:形容能理解自己的人少。
  • 几叶渔船:指几只小渔船。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知音”二字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知音故事,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象征着理解与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哲学家、诗人、政治家,代表了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忆秦娥 蓼花》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作者身处乱世,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更加深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忆秦娥 蓼花》是一首富有秋日情感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江边秋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秋江渺茫,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秋心独展幽芳悄”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接下来的“护臂纱轻,注唇丹小”则刻画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观察,仿佛在此刻,将秋日的美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接着“芦花风乱汀洲绕”,描绘了秋风吹拂下芦花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动态美。诗的后半部分“采芳人远知音少”,则瞬间转入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诗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世的淡薄与知音难觅。最后“几叶渔船,一轮残照”以渔船与残照收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知音的渴望,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江渺:秋天的江水渺茫,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2. 秋心独展幽芳悄:在秋日的情景中,心中独自绽放出细腻而幽静的花香。
  3. 护臂纱轻,注唇丹小:描写女子轻薄的纱衣和娇小的红唇,展现出温柔的美感。
  4. 芦花风乱汀洲绕:芦花在风中摇曳,环绕着沙洲,表现出秋天的生动气息。
  5. 采芳人远知音少:从远方采花的人少,能理解自己的人更少,表达孤独感。
  6. 几叶渔船,一轮残照:几只渔船在水面,残阳如血,营造出静谧而美丽的秋日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心”比喻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风乱”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力量。
  • 对仗:如“护臂纱轻,注唇丹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知音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幽芳:代表着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渔船: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亦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 残照:象征着时间的有限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江渺”中的“渺”指的是什么?

    • A. 模糊
    • B. 清晰
    • C. 浑浊
  2. 诗中“采芳人远知音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几叶渔船”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C. 生活的苦闷

答案:

  1. A. 模糊
  2. B. 孤独
  3. B. 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江花月夜》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夫之《忆秦娥 蓼花》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夫之更侧重于孤独与知音的渴望,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清诗词选》
  • 《王夫之传记与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二 次子云弟韵 雨中花 鹧鸪天 吴音子 春晴 鹧鸪天 蓦山溪 菩萨蛮 其一 丑奴儿 殢人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坷垃 引义 爿字旁的字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包含巧的成语 危言竦论 兴慕 宣光 追风逐日 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吃后悔药 艸字旁的字 命世之才 糹字旁的字 终天报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