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5:54
原文展示: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文同 〔宋代〕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 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 山肴与野釀,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 常巩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 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白话文翻译:
回到山中居住,就成为了山中的人。 穿戴也自然闲适,连续几个月不整理仪容。 散发在层层的岩石旁,洗脚在清澈的溪水边。 石上的苔藓粘在书册上,松树的风吹落了衣巾。 乡里有许多老朋友,不厌其烦地频繁往来。 山中的食物和野酒,待我如同贵宾。 有召唤就立刻前往,喜爱他们的真诚。 常常担心礼节不周,询问我的亲友。 正享受这夏日的乐趣,突然遭遇了凄凉的时刻。 还愧疚地拥有众多随从,又奔波在西行的路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是他在山中隐居时所作,反映了他在山中的闲适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夏日闲居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描绘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乡里旧友的频繁往来,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文同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认同。随后的“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等句,进一步以闲适自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诗中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以及与乡里旧友的交往,如“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然、友情的深厚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的闲适生活和与乡里旧友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文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喜爱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政治的关心 D. 对城市的向往
诗中的“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描绘了什么? A. 诗人在城市的生活 B. 诗人在山中的自然生活 C. 诗人在战场的生活 D. 诗人在宫廷的生活
诗中的“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孤独的喜爱 B. 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C. 诗人对权力的渴望 D. 诗人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