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蓝田溪与渔者宿》

时间: 2025-07-27 20:47:42

诗句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7:42

原文展示: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游玩,常常忘记回家,何况在这个隐秘而宁静的地方呢?在清澈的泉水中洗了头发,明亮的月光让我不愿离去。更让我怜惜的是那位垂钓的老人,他静静地像沙滩上的白鹭。我谈论着心中的白云,千里之外的沧州风光。芦苇丛中,野火已经熄灭,河口的秋山在晨曦中显露出轮廓。叹息着分枝的鸟儿,不知道何时还能再相遇?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游:独自游玩。
  • :多次。
  • 隐沦处:隐秘而宁静的地方。
  • 濯发:洗头发。
  • 清泠泉:清澈的泉水。
  • 垂纶叟:钓鱼的老人。
  • 一论:谈论。
  • 白云心:对心中淡泊宁静的渴望。
  • 沧州:古地名,意指远方的美好景致。
  • 野火:自然火灾。
  • 浦口:河口。
  • 秋山曙:秋天的山在晨曦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云”常常象征着自由、闲适的心境;而“垂纶叟”则可能借指隐士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隐逸生活期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蓝田溪与渔者宿》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独游屡忘归”引入,表明他在大自然中流连忘返的心情,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安宁。接着,他描绘在清泉中洗发的情景,透过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一种不愿离去的恋恋不舍。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通过对渔者的描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渔者的静谧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随后,诗人提到“白云心”,体现出一种对自由与逍遥的追求,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秋天的景色,结合“野火尽”与“秋山曙”,传达出岁月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感叹自然的变化,也反映出人世间的无常。最后以“叹息分枝禽”结束,表达对未来相遇的期待与惆怅,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游屡忘归”:独自游玩,常常忘记要回家,表现出诗人对游玩的陶醉。
  2. “况此隐沦处”:尤其是在这个隐秘而宁静的地方。
  3. “濯发清泠泉”:在清澈的泉水中洗头,体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4. “月明不能去”:明亮的月光让我不愿离去,强调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更怜垂纶叟”:特别怜惜那位钓鱼的老人,象征着宁静和淡泊。
  6. “静若沙上鹭”:老人的静谧如同沙滩上的白鹭,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
  7. “一论白云心”:谈论心中的白云,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8. “千里沧州趣”:向往远方沧州的美好景致。
  9. “芦中野火尽”:芦苇丛中的野火已经熄灭,暗示着自然的宁静。
  10. “浦口秋山曙”:河口的秋山在晨曦中显现出美丽的景象。
  11. “叹息分枝禽”:对分枝的鸟儿叹息,表达对未来相遇的惆怅。
  12. “何时更相遇?”:不禁思索何时能再相遇,流露出一丝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静若沙上鹭”,将老人的静谧比作沙滩上的白鹭,形象生动。
  • 对仗:如“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游:象征自由与随性。
  • 清泠泉:象征纯净与宁静。
  • 垂纶叟:象征隐士和宁静的生活。
  • 白云:象征自在与逍遥。
  • 秋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纷繁的城市生活
    • B. 隐逸的田园生活
    • C. 奢华的宫廷生活
    • D. 忙碌的商贸生活
  2. “静若沙上鹭”中的“鹭”指代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鸟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云
  3. 本诗最后一句“何时更相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期待
    • C. 失落
    •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钱起的《蓝田溪与渔者宿》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鹿柴》更侧重于山水的壮丽,而《蓝田溪与渔者宿》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钱起诗集解析》

相关查询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其十 耒耜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其五 牧笛 寄题郢州白雪楼 示平甫弟 送元厚之待制知福州 寄孙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其二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 即事三首 其一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买欢追笑 剔嬲 内闲 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一口道破 焚林而猎 幺字旁的字 洞开 游刃有余地 不存不济 鬥字旁的字 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偃踞 欣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