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02
闻说藤萝外,神龙旧所蟠。
擘开千丈峡,写尽一襟寒。
赏寄三杯酒,归投六尺竿。
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
听说藤萝之外,神龙曾在此盘踞。
撕开千丈深渊,写尽我心中的寒意。
寄情于三杯酒,归隐于六尺钓竿。
如果没有诗的韵律,清冷孤绝就无法成欢。
朱熹(1130年-1200年),字仲明,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教育家。他的学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儒学发展,尤其是在伦理道德和教育方面。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朱熹理学思想盛行的时期。他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儒家思想与道家自然观的融合。
朱熹的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藤萝、神龙等意象,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开篇的“闻说藤萝外”,引入了一个神秘的自然场景,紧接着的“神龙旧所蟠”则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从对自然的赞美转向了内心的抒发,“撕开千丈峡,写尽一襟寒”,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后两句“赏寄三杯酒,归投六尺竿”则显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酒和钓竿象征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则强调了诗歌的韵律与情感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心灵快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朱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孤独与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强调了艺术与内心情感的紧密联系。
诗中“神龙”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友谊
C. 自然
D. 历史
“三杯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友情与抒情
C. 自然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六尺竿”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归隐与简单
C. 繁华
D.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