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33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
钱起 〔唐代〕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从谁。
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
抚剑感知己,出门方远辞。
烟波带幕府,海日生红旗。
问我何功德,负恩留玉墀。
销魂把别袂,愧尔酬明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季友赴洪州任职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提到各地都在征战,南征北战的局势下,谁能从中获益呢?诸侯们都重视人才,见到你就像看见珍贵的琼枝一样。诗人抚剑而感慨,离别之际只能远远道别。烟雾弥漫的江河映衬着幕府的景象,海上朝阳照耀着红色的旗帜。你问我有什么功劳,我却因恩情而感到愧疚。离别时我心里十分痛苦,因你在明时对我恩惠的回报感到羞愧。
钱起(约730年-约788年),字仲明,号懿斋,晚唐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离别、思乡之情。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出身于士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首诗写于王季友即将赴洪州任职之际,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情溢于言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追求功名的背景。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别离的愁苦。全诗以“列郡皆用武,南征所从谁”开篇,直接引入了当时战乱的背景,暗示着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接着,诗人以“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来赞美朋友的才华,表达了对王季友的高度重视与期待。
“抚剑感知己”一句,抒发了诗人对知己的感怀,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后面的“烟波带幕府,海日生红旗”则通过景物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氛围,烟波浩渺中,幕府的红旗迎风飘扬,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加深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问我何功德,负恩留玉墀”,通过自责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愧疚与不舍,令人感受到深厚的情谊和无奈的别离。整首诗通过对话与景物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感慨,给人以深思的余韵。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从谁。
各地都在征战,南方的征战究竟是谁的功劳呢?
(表明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
各地诸侯重视才华和谋略,见到你就如见到珍贵的琼枝。
(赞美王季友的才华和价值)
抚剑感知己,出门方远辞。
轻抚着剑,感慨自己有知己,出门时才意识到要远离。
(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
烟波带幕府,海日生红旗。
烟波缭绕着幕府,海上的阳光照耀着红色的旗帜。
(描绘离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忧伤而美丽的氛围)
问我何功德,负恩留玉墀。
你问我有什么功劳,我却因恩情而感到愧疚。
(表达了对朋友的愧疚与不安)
销魂把别袂,愧尔酬明时。
伤心地挥别,因你在明时对我的恩惠感到羞愧。
(深刻体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对朋友的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知己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望,情感真挚而深厚,体现了古代士人对情义的重视。
下列哪一项是诗中提到的朋友王季友的特质?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诗人对王季友即将离开的感受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