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39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我起身时影子也跟着我出现,我停留时影子也在四周徘徊。
我心思并不在影子上,影子却长久地随伴在我身边。
与朋友交往是为了真心相待,亲人之间的情感则是骨肉相连。
为何会有离别呢,不能一起承受生活的苦与辛?
在古代诗歌中,影子常常用来象征人的心境和情感。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影子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倡导“青苗法”、“募役法”等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词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
此诗写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斗争与个人感情的交织阶段。他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友谊与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人生苦辛的感慨。
王安石的《即事三首》其一,通过对影子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两句来描写自己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影子如影随形,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依存与陪伴。尽管影子伴随左右,但“我意不在影”,说明诗人内心对影子的无所谓,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独立。这种对比使得后面的情感更加深刻。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这两句将友谊与亲情并列,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渴望与珍视。王安石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对传统道德观的深刻认同。他认为,真正的情感应当是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
最后的“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则是对人际关系中离别与分离的无奈,强调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与辛,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集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强调了朋友与亲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对人生中的离别与孤独感到无奈与惋惜。
王安石在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意不在影”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交游义相好”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