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3: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3:03:4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二十
作者:王安石
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河。
汝痴分别心,即汝琰魔罗。
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世间烦恼与执着的看法。诗中提到,利欲与愤怒就像刀山般锋利,浑浊的爱恨则如同灰色的河流。你的分别心是你最大的魔障。圆满的真理只有一种,一切法则都在于他者的依赖。虽然一切存在都已遍及,但不如安静地修行。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宰相。他提倡变法,推动经济、政治改革,倡导实用主义和理性思维。
此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与社会现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人性弱点的观察与思考,倡导内心的宁静与修行。
王安石的这首《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二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人世烦恼的深刻反思。诗中使用“刀山”和“灰河”的形象,形象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痛苦和混沌,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人的内心往往被外在的欲望和情感所困扰。
尤其是“痴分别心”,揭示了人们常常因为执着于外在的物质和情感而迷失自我。王安石通过“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的哲理表达,启示人们应当超越表相,回归内心的真实。在此,诗人提到的“头陀”,不仅是一种修行的象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语言精练,情感深刻,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和诗人的思辨能力与艺术才华,反映出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修行的向往。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告诫人们要超越表象,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修行,反思执念与欲望,寻求真正的自我与和谐。
“利瞋”指的是什么?
A. 利益和愤怒
B. 爱与恨
C. 喜与乐
“痴分别心”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对他人的理解
B. 人对物质的执着
C. 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头陀”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困扰
B. 修行者的生活态度
C. 一种魔障